李元庆立刻召大将军梁建方去城楼上查看,秀英回府,先唤来少华询问这几天有什么事情发生。得知韩逊已被斩首,查抄的财物缴获大半,韩逊手下几个副将天天来求见元帅。

秀英又问紫云,太妃那边怎么样?紫云答道,“太妃每日念佛,两个美人,一个董美人给小郡主做了一只婴儿枕,绣工精致,不是我们蜀绣做工,又要了一些丝绸针线,说要给王爷王妃做衣裳。陈美人闲时到处游逛,有时候帮董美人做活计。”

秀英听了,看了看女儿,外面有女兵报到“几位将军要见元帅。”

秀英思索片刻,随那女兵来到前院军机处,张,王,李,赵等几个副将气急败坏叫道,“元帅,你这几天到哪里去了,他们趁你不在,已经把韩将军给斩了、”

秀英说,“亏了你们看得起我,就算我在府里,你们以为我能挡得住王爷杀韩逊吗?”

张将军问,“元帅什么意思?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

秀英说,“韩逊之罪,罪该万死,谁也救不了他,王爷开恩,没有追究你们的罪过,已经是万幸了,难道,你们的双手都是干净的?”

众人相互对看一眼,王将军又说,“我弟兄们随元帅出生入死,平了南蛮,又平了叛乱,拿点东西,有多大错,便有过错,不至于杀头,我就咽不下这口气。”

秀英拍案喝到,“你还说,我刘秀英一向军纪严明,待你们不薄,你们反倒趁我生育做出这种事来,害得我和王爷几乎翻脸,如今圣上才刚登基,突厥趁机作乱,王爷一心救济百姓,已经去城外安排众将安置难民,你们现在吃的大唐俸禄,不替王爷分忧,却来这里胡搅蛮缠,是要逼我大开杀戒,还是要杀我替韩逊报仇?”

众将面面相觑,不情愿的跪下道,“末将不敢。”

秀英缓和了口气说,“事已至此,我会求王爷厚待韩逊妻儿老小,你们各自回营,听从调遣,你们看得起我,我自然会向王爷多说你们好处,各位将军,等朝廷退了突厥,我自会给你们请功。”

众将只得谢过元帅,退出王府,一边还嘁嘁喳喳猜测他夫妻是否真的翻脸,听说还真是吵到动了刀子,才觉得心情顺畅。看来元帅还是肯卖力维护我们弟兄的。

李元庆在城楼上,看到城外黑压压一片难民,拖儿带女,拉家带口到了城门,城门却关了,外面哀声一片,李元庆吩咐开城门,放百姓进城,太守阻拦道,“王爷,难民里面,难保没有敌军奸细,万一混进城来,后果不堪设想,还请王爷三思。”

李元庆说,"我等先是大唐臣民,然后才是益州刺史,兵马大都督,朝廷有难,无辜百姓遭殃,岂能坐视不管,”叫守城大将立刻开城门。

太守又说,“我们成都城内,人口已经四十多万,再来许多难民,没地方安置,祸事肯定少不了。”

李元庆坚持道,“将原来杨秀王府收拾出来,先安置部分难民,安排众将,旗牌官分班沿街巡逻,以防万一。"

又有参将禀道,“韩逊新被斩首,恐怕有其部下不服,这些人仗着有些军功,刘元帅抬爱,没人敢管,若趁机作乱,如何是好?”

李元庆抬手示意那参将住口,“王妃若敢纵容他们,一并军法处置!”

众人得令,大开城门,难民蜂拥而入,李元庆督促太守搭建粥棚,开仓放粮,一直忙到半夜才回府。

秀英也是得知突厥来势汹汹,已经攻至泾阳,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必定抵挡不住突厥大军,看李元庆回来,疲惫不堪,只得先服侍他睡下,自己连夜调兵遣将,增援长安。

不过几日,李世民在渭水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空府库赠予颉利可汗金帛财物,以求突厥退军,并与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

突厥虽退,难民仍在,不免骚扰当街店铺,太守不胜其烦,打发众人各回故乡。更有许多难民喜爱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竟留下不走,就在城内学习印刷,造纸,纺织等业,以求温饱。

道王府也来了几个投奔的人,刘太妃表妹,在家乡寡居,逃难来投奔表姐,太监高公公亲侄,也来投奔,秀英只好将那两位美人搬到自己院里。

董美人每天忙着刺绣,陈美人酸溜溜的挖苦她,“妹妹真会做事,这么快就巴结上王妃的人了。”

董美人并不生气,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过打发光阴罢了。紫云姐姐说我绣的比那些绣娘好看呢。”

陈美人说,“你这个傻丫头,别人给你几句好话,你就累死累活的,人家干活有工钱的,你呢,整天白忙活,替他人做嫁衣裳。你说打发光阴,你才十六岁,真打算这样过一辈子?”

董美人抬头看看上房,脸上泛起一片红润,低头继续做活,陈美人凑到她耳边说,“我知道你的心思,你心里喜欢王爷,是不是?王爷年轻,又帅气,可惜是个惧内的,看都不看咱们一眼,这些天也不知道忙什么,也不来看王妃那母老虎了。”

董美人听她管王妃叫母老虎,噗嗤笑出声来,“姐姐你这话叫人听了去,要割舌头的。”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