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到《活着》的人越来越多了,发表评论的人也越来越多。

14年度作者大赛官网上肯定不可能放上《活着》这样的,毕竟这可是长篇,不可能就那么放上去,人家也需要版权。

但是有很多读者也不可能这点钱都舍不得,他们都开始到各大书店购买《活着》,于是这造成了更多的购买热潮,让《活着》的销量依然在用很快的速度递增。

《活着》才刚刚上市三天,这本书的总销量就达到了恐怖的52万册,这个销量虽然在李阔的中并不算特别吊,但是这才三天,而在中国传统市场上,这样的销量已经只能用神奇来形容。

而这几天,也是《活着》口碑开始发酵的几天!

很多人都看到了的内容,然后一直在等待的东西总算放在眼前,各种评判正在发生。

葛格就是其中之一。

葛格是李阔的书迷,而且还是在李阔第一本时候就开始喜欢他的了。

最近这段时间,葛格也一直在给李阔加油,不管是什么情况之下,都希望能给李阔带来一些帮助,她也会参加李阔的一些书友群,甚至包括线下的书迷组织,之前还参加过李阔的书签售会……只不过那天李阔太忙,几乎只是闷头签名,所以她也没有与李阔有任何交流。

但葛格依然一直是李阔的书迷——毕竟一个这么有才华,会写诗,还长那么帅的人,天然就是一个偶像。

不过葛格倒不是花痴什么的,事实上她的评论力和洞察力相当惊人,也在《批评》上发表过自己的文章……事实上这也正是她喜欢更喜欢李阔的原因——李阔那些,居然是这样一个年轻帅哥写出来的!

李阔参加年度作者大赛,一路上高歌猛进,葛格也很激动,也一直在支持,在招商大会上李阔的表现,以及之后《灿烂》上李阔的表现更是让葛格十分兴奋……但年底,最后一战的时候,华筝和班银海两人正在不断地反扑,这让葛格她们的心里也多了一点担忧。

尤其是在李阔《活着》公布简介之后就更是如此了——这样的一部一听就是悲剧的,怎么和人家的去竞争?

不过她也对这带有期待。

很快,带着油墨芳香的《活着》就摆在了葛格的面前。这本的封面依然是葛格喜欢的风格,让她对这本书多了点信心。

不过到底书是什么样的,还是要看具体的内容才行……

葛格开始往下看……最开始就看到了第一人称,第一人称的叙事虽然比较有局限性,但会有代入感,而且也有亲切感。

“这文字,依然是《许三观卖血记》那种朴实但一针见血的风格呀!”葛格在心里琢磨着。

接着,往下看,葛格迅速发现视角变成了那个老人,正在想着李阔搞什么鬼,又是第一人称又是第三人称的时候,她却逐渐沉浸到了文字构筑的情节之中……

很快,葛格就随着这些文字经历了福贵的一生。

什么理论都不存在了,什么故事类型也没有了……

唯一剩下的,就是顺着情节,感受到一股心灵的颤动,感觉眼角酸涩……

最开始的时候,比较中国化的世界,也是比较中国化的国情和背景。

一切伴随着福贵的视角开始展开,他正在经历战火纷飞的年代,很快就过度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运动或者变故。

于是,富贵身边的人逐渐去世,他如同一个天煞孤星。

一个接着一个,让人感觉好像和他有关系的人都会死一样,于是,时间正在继续,到了最后,陪着福贵只剩下一头老牛。

而这也是特别有中国风的画面:一个老头,一条老牛,夕阳西下,他们彼此陪伴。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反正人生已经没有了盼头,只剩下活着。

看完这本书,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葛格觉得就是十分精巧,的叙事还有结构都达到了极致,很平滑,能够让人一直读下去。而且,它节奏感还特别好,能够让人在应该难受的时候难受,之后略微沉淀一下,到该来的时候泪点也接踵而至。

而且他的各种描写技法还相对比较朴素,并没有在一些地方多做渲染,可是该来的感情依然排山倒海般会直接扑过来。而且还穿插了那么多历史事件,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也让这一切相互联系起来。

但这只是从技法来讲,如果从个人的感觉来讲,那就是一种深刻的无奈感,强烈的悲剧冲击感,而在这冲击之后,却又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温暖。

情绪的交织还有一种无可避免的思索,就变成了葛格纯读者角度来讲对这本书的感觉。

情绪的交织不用多说,主要就是一次次的死人,一次次的精神冲击让人无法抵挡。而思索就是发自内心的,尽管李阔并没有刻意引导他们去思考,也没有抱着脑门告诉你什么道理,但任何人看到这些情节,都会产生一种思索。

人到底活着为了什么呢?

是不是人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根本没有其他目的?

反正动物的确就是这样,活着就是为了活着,那人呢?

可是仔细思索一下,好像人活着真的以为只是这样。例如里面的福贵,在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和盼头之后他依然活着。

生活只是为了完成生活吗?

得出这样一个答案的话,会让人觉得人活一世其实也没有什么独特,与动物并无区别,但是仔细思索,中国历史难道不是那样的吗?

中国人历来都是比较温和的,很多朝代,只要不是到了实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一般都不会造反,只要能活下去,哪怕是用最卑微的方式活下去,大家也不会造反。

这么说来,这些人和福贵有什么区别呢?

仔细想想,中国历史上,和福贵这样的人难道就没有吗?

想到这些,就会让人忍不住在一种悲凉后陷入思维的无限展开中。(未完待续。)【本站手机APP阅读器上线了!阅读器同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离线阅读,阅读爱好者的必备阅读神器。免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uopingshuji(按住三秒复制)下载手机客户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