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最近很兴奋。
兴奋点主要有三个:
一个是广宁案后新政推行非常顺利,尤其以铁血方式杀了李永茂、孙国楠,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决心,已经无人敢以身试法——利益虽然诱人,但还是比不上小命要紧啊;
一个是妇女解放运动算是开了个好头,乔啦啦之后又有许多妇女开始走出家门,没有手艺的去工坊做工,有手艺的,自己则开个店铺——看起来好像人们已经开明了许多。
还有一个最大兴奋点,那就是准备开恩科的圣旨一下,准备考国子监监生的学子齐聚广州,除了两广、福建、云南、江西、湖南、湖北这些省份,还有来自浙江、南直隶的学子。当然,这些敌占区的学子都是通过各种渠道偷偷来的。
据王夫之的不完全统计,学子总数竟然超过了一千人!
这么多人来捧自己的场,是朱由榔始料不及的。他虽然推出了新政,但对读书人的打击有多大,他是一点底都没有,虽然嘴上说的很硬,其实一直揣揣不安。治理天下,总还要依靠读书人。
已经吃到甜头的读书人,也就是士绅阶层,他是不打算指望了,让这些人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本来就是极难的事,已经遭了恨,难道还要他们从国家民族大义上理解自己?那不是做梦吗?
所以,他的打算是从穷苦百姓中培养一批新的读书人,这些人不是既得利益者,大概从心里会支持自己的。——当然,这得需要时间,没个五年以上的功夫,别想成功。
所以,这么多人来参加国子监考试,让他感到非常惊喜。
后来他琢磨这些学子的心思,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理解取消读书人优惠待遇重大意义的,也就是有理想的,这类人有,但肯定不会多;还有一类是奔着做官来的,他们大概想的是,只要做了官就有了荣华富贵,就有了社会地位,地不地的无所谓了。
但不管是哪一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从心里已经看好了永历王朝的未来,如果不是对此有信心,他们是不会来谋官的。
……
惊喜一个接一个。
五月初六黎明会上,朱由榔发现瞿式耜一直带着笑,跟他平时严肃的模样一点不一样,不由问道:“起田,有什么好事啊?朕怎么发现你一直在笑呢?”
“回陛下,臣昨日接到恩师信札,说他要来广州定居,心中喜悦,是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瞿式耜笑着答道。
“啊?钱受之要来广州定居?!”黄宗羲一听这话,没等朱由榔说什么,急声问道。
朱由榔一看他脸上的神色,分明就是惊喜交加。
“是。老师信上是这么说的。”瞿式耜微笑着答道。
“这可是大喜事啊。陛下,钱夫子来广州定居,必然使我朝学子云集、文事昌盛啊。”黄宗羲激动地对朱由榔说道。
“不是,太冲,钱受之是谁呀?值得你这么激动吗?”朱由榔不明白为什么黄宗羲激动地有些失态,瞿式耜都五十好几的人了,他老师怎么也得七老八十了吧,一个糟老头子,能让我朝文事昌盛?
“陛下,恩师姓钱,名谦益,字受之,常熟人氏。”瞿式耜连忙答道。
“啊!钱谦益?一树梨花……压海棠?”朱由榔迟疑地问道。
“回陛下,是,老师是娶了一个小他三十六岁的继夫人。”瞿式耜有些不自然地答道。
朱由榔一听真是钱谦益,回头看了一眼顾炎武,见顾炎武脸上也是既惊且喜的模样,心道:“钱谦益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顾炎武跟他有过节,竟然对他的到来也不排斥?”
对于钱谦益,朱由榔是知道一些的,之所以知道,自然也是来自于后世的记忆。
后世对他的评价不高,主要是这人虽有文望,但人性太差。历事万历、天启、崇祯、弘光四朝,算是明朝的老臣,却在多铎打下南京后投降。你降就降了吧,事清以正也就是了,结果他事清也不忠,后被革职,勒令在苏州监视居住。之后,他或许觉得自己三番两次事君不忠,会在史上留下恶名,晚年倒是积极与南明君臣暗通消息,进行反清复明斗争。
钱谦益是个思想和性格都比较复杂的人。他的身上,不乏晚明文人纵诞的习气,但又时时表现出维护传统道德的严肃面貌;他本以“清流”自居,却而为热衷于功名而屡次陷入政治漩涡,留下谄事阉党、降清失节的污名;在降清后从事反清活动,是力图在传统道德观上重建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样的结果,使他在后世被人骂为“首鼠两端,反复小人”。
除了名声臭之外,这老家伙最为后人所知的,就是他在五十九岁那年,娶了二十三岁的柳如是为妻。
柳如是是何许人也?那可是“秦淮八艳”之一,将妓女纳为小妾可以理解为风流韵事,钱谦益竟然直接将柳如是的名份定为继室夫人,而且最让仕林诟病的是,他的发妻还在呢,既没过世,也没休弃!
就这样一个人物,瞿式耜、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竟然以为拣到了宝?看吴炳、陈子壮、吕大器、陈邦彦、杨乔然等人的神色,也都是目光炯炯,显然也是非常高兴。
真是奇了怪了!
“钱谦益不是降清了吗?怎么要来广州?”朱由榔回了回神,问瞿式耜。
“回陛下,恩师降清之后,身在虏中,未尝须臾不念本朝,而规划形势,了如指掌,绰有成算,忠躯义感溢于楮墨之间。陛下请看,这是老师信中所写。”瞿式耜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李洪,李洪转身呈给朱由榔。
朱由榔一看,纸上是这样写的:
“人之当局如弈棋然,楸枰小技,可以喻大。在今日有全着,有要着,有急着,善弈者视势之所急而善救之。今之急着,即要着也;今之要着,即全着也。夫天下要害必争之地,不过数四,中原根本自在江南。长、淮、汴京,莫非都会,则宣移楚南诸勋重兵全力以恢荆、襄,上扼汉沔,下撼武昌,大江以南在吾指顾之间。江南既定,财赋渐充,根本已固,然后移荆、汴之锋扫清河朔。高皇帝定鼎金陵,大兵北指,庚申帝遁归漠北,此已事之成效也。”
这不就是著名的楸枰三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