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县,如果我投资全在这里,别人怎么看?”

刘春来看着叶玲,一脸认真。

叶玲也没想到,刘春来会这样直接。

“你不用担心这问题,现在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叶玲说这话,心中其实没底气的。

刘春来只是笑笑。

不说话。

从当初何国华当着他们的面,提出让许志强再干一届,刘春来就知道上面的想法。

撤县设市,那是有着硬性指标的。

这也是他一直竭力争取让市里办的大学落户到他们这边的原因。

他同样是在试探这种可能性,需要确定就是是县里在运作这方面,还是市里支持主导的。

撤县设市之后,原本的垂直管理模式就不同了,县级市,都是由省政府直管,地级市代管。

最大的好处是,这样运作成功,蓬县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都将会得到更多的扶持,速度也会提升很多。

问题是,许志强跟吕红涛他们不会告诉刘春来这个。

只能自己试探。

现在叶玲代表吕红涛,私下跟刘春来谈这个,让刘春来不要把资金投到外面,集中投资在产业园区。

刘春来不是不明白这样的好处,可以得到县里更大力度的支持。

可现在,还没进入私人经济踊跃发展的九十年代。

“现在的问题是县里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国营产业的发展速度并不那么让人满意。你们这边有充足的资金,也有符合市场,适应市场竞争的产品……”

叶玲说道。

刘春来依然没有表态。

这些也耽误了他的行程,又在家里待了好几天的时间。

一直到刘志强打电话过来,说负责东北市场的郑强回来了。

东北市场的潜力并不如国内市场的大,但是那边未来十多年能带来什么,刘春来比谁都清楚。

接到电话的当天晚上,就乘船到了山城。

郑勇三十多岁,比刘春来要大一些。

属于比较早的知青。

也是跟杨小乐他们帮着张建民倒腾电子产品时候认识的。

“老板。”看着刘春来,郑勇急忙站了起来。

“坐,不用这么拘谨……”刘春来一脸笑容,“在那边还习惯吧?”

“刚开始不习惯,现在回来了,反而不习惯了。”郑勇放松了很多。

对于郑勇,刘春来还是满意的。

没有因为到那边,就变得桀骜起来,身上也没有表现出那种让人不爽的习气。

在那边做生意,就得谨慎。

“现在你们是直接跟那边打交道,还是有中间人?”刘春来寒暄几句后,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东北的生意,内部市场虽然因为属于整个国家的重工业区,消费能力比其他地方强一些,可刘春来知道,那边真实市场,反而没有其他地方大。

真正的,是出口。

“通过中间人的,我们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渠道。”

郑勇小心地回答着。

他不知道刘春来的目的。

看着刘春来陷入沉默,他补充了一句,“要做外面的生意,需要深厚的背景,我们在那边只能慢慢发展……”

“如果我要求你们以后的方向是直接跟那边接洽,能做到吗?”

刘春来的话让郑勇愣了。

这是啥意思?

难道不是老板担心跟那边做生意影响到他自己,叫自己回来是为了阻止?

“那边的市场很大,苏联的工业虽然发达,但是轻工业这块,却严重失衡……而且,我们的服装出口到那边,利润会更高的。”刘春来说道。

郑勇摇头,“老板,那边的人很穷。即使现在中间人,也都是用各种货物换那边的东西,要把那边运回来的东西换成钱,结算给我们的也是现金,如果我们跟那边接洽,很难把那边支付的物品出手……”

中苏关系,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正常化,在83年时,两国政府分别批准黑河贸易口岸跟布拉戈维申斯克贸易口岸,双方的边境贸易就逐步恢复,并且在扩大。

不过双方的贸易,大多数都是以物易物的。

两国都没有多少外汇。

郑勇把那边的情况向刘春来做了详细的介绍。

如果愿意,可以直接跟对方贸易。

关键是一些大公司需要的好东西,他们是换不到的。

两边口岸的大宗货物贸易公司,都是有着深厚背景的,而不是私人经营。

私人经营的,也就做一些小生意了。

刘春来自然知道这一点。

苏联没几年可蹦跶的,当苏联解体后,有深厚的关系,才能得到一些技术。

刘春来没想过要搞什么武器装备啥的,但是搞一些重工业设备,拖拉机制造技术、汽车制造技术跟一些技术人员,问题是不大的。

而且也不难。

“那边搞一些机械设备应该容易吧?”刘春来问道。

他上辈子发迹的时候,早就过了边境贸易的巅峰时期,只是从身边的朋友口中听了不少,很多人是在边境贸易发迹的。

国内的轻工业产品换那边的重工业产品。

到九十年代交易最频繁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能换到。

有个家伙甚至用几百车皮的轻工业品换回来了几架飞机,一转手就是几千万的进账。

刘春来不是倒爷。

需要的是廉价的设备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从香江等地招聘的,成本太高;国外买设备,成本更高。

国内的设备,那质量……

至少,这年头质量好的刘春来是买不到的,能买到的他瞧不上。

刘春来把需要的一些设备提了出来,郑勇并没有反对。

只要不涉及国防军事工业的设备跟技术,努力一下,还是容易搞到的。

苏联重工业发达,机械设备多,技术工人数量更多。

“那边对我们的卫生巾需求很大,如果能充分保障供应,也许能有机会认识可以换到拖拉机跟汽车的制造设备的人。”

郑勇没有保证一定能搞到。

甚至能否认识到那种人都没有保证。

“那边要多少?”刘春来问道。

“16片装的,至少十万箱,而后面,还会增加……”

刘春来直接翻了个白眼。

十一条生产线,全部开足马力,也不过生产一亿多片,十多万箱。

苏联人的胃口真大。

一下子就要走一年的全部产量。

国内还卖什么?

“苏联那么强大,生产不出来?会缺卫生巾?”当刘志强听说苏联人要么多的卫生巾的时候,根本就不信,“那边主要的生意是服装啊。”

无路如何,他是不相信的。

能把宇航员送上太空,可以在宇宙上建立空间站的国家。

居然生产不出来卫生巾。

完全即使本世纪最大的玩笑话。

“不是生产不出来。只是成本太高了,比我们零售的价格都还高很多倍。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彭大志说道。

一开始他同样也不相信这样的消息。

可当他深入了解后,发现苏联真的缺这东西。

“那边贸易,我们国内出口的一般都是粮食、家具、服装等,苏联人直接就用机械设备、化肥等来换。日用品这东西,那边缺……”

彭大志向刘志强汇报。

刘志强是相信彭大志的。

一起经历过生死考验。

“这消息一定要给春来叔说,不能让别人知道了,不然,到时候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刘志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刘春来现在不急着继续扩大卫生巾的生产线。

甚至希望等天府机械厂那边仿制各种机械设备甚至改进。

时间不等人。

设备别人在造,他们不扩大规模,别人会疯狂地采购设备。

目前就连国内市场都没法满足呢。

“我知道了。”面对刘志强的焦急,刘春来只能无奈叹息。

以前根本就没听说过,苏联那边也会缺乏卫生巾。

“咱们不能再等了。得扩大卫生巾的生产规模,增加生产线……”刘志强看着刘春来一点都不着急,急切地说道,“天府机械厂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生产,咱们直接就从国外买得了。”

“你知道这得多少外汇?尤其原材料这块,我们根本无法生产。我们有那么多的外汇么?”

刘春来的话,让刘志强不知道怎么反驳。

生产线跟原材料供应,是相互关联的。

而现在,国内是无法生产各种原材料的。

“郑倩不是在跟鸿发国际谈引进原材料生产线的事情吗?”刘志强不死心,“先把生产线安置好,工人培训到位。”

在他看来,目前这种局势,再增加三十条生产线都不够。

金德福那样的,还算比较厚道。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现在已经有了很多人开始想要生产卫生巾。

设备不是啥复杂的,生产更不复杂。

“资金……”

刘春来第一次为钱犯愁了。

引进全套元原材料的生产工艺跟生产厂,总体投资将会超过六千万,厂房建设等也不会是小数目。

他知道卫生巾市场很庞大,很火爆。

生产出来,不管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能赚钱。

目前却因为苏联那边同样大量缺口,让他原本的计划有些不合适了。

可现在,如果他个人投资这么庞大的资金,后续的问题也是一堆一堆的。

这是八十年代!

PS:媳妇儿新书《逆流千禧》PK成绩不太好,跪求兄弟姐妹们支援。收藏,推荐票,月票都需要。为了让葫芦把这书加快完成,重新开军工类的新书,希望兄弟们给点支持。葫芦撅腚感谢大家。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