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一句牛叉行天下(求订阅)

现在工作室之中,总共有六个小组,各自都有自己的作品,比如王静制作的是青釉琮式瓶。

白晶晶这修复了一件荷花型盖罐,张程修复的则是一只海棠盏。

这些东西,都有一部分是小碗状的,比如琮式瓶,其上的口沿,就只有很小一部分。

这是按照小碗的碎瓷片来的,可王静肯定不愿意制作一个形制简单的小碗,就干脆利用那点口沿,修复出来了一只龙泉窑的经典器型琮式瓶。

白晶晶的荷花型盖碗,也是相同的思维。

而且她更干脆,找了两块瓷器,一块是荷花型盖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大罐的一小片碎瓷。

当然,这是她的说法,而陈文哲认为,她是在牵强附会。

很明显白晶晶认为自己修复的器型太简单了,就专门找不自在,一下相当于修复了两件龙泉窑。

其中,就张程的那个最简单,海棠盏。

海棠盏就是一只小碗的样子,只不过碗的造型是海棠状,这个需要雕刻技术过关。

还有,原则上来说,这个也应该是两件,因为海棠盏下面应该还有一只托,可是,人家张程直接烧制一件新的托,没有使用拼接技术,也不用热接工艺烧制。

至于最后的王伟小组,他们小组制作的是一件莲瓣纹盖罐,也是两件。

不过人家修复的是盖,一种类似小碟子的罐盖,修复起来并不难。

就算是自己烧制,最多也就是多烧制几次也就成功了,毕竟类似小碟子的瓷片,稍微修整,就要多少有多少。

所以,王伟小组并没有要求陈文哲帮忙。

王伟师兄已经研三了,看来对于自己的实力,很是自信。

陈文哲也不会在意,有人要求,他就指导一下,至于亲自全程烧制,还是算了。

反正现在工作室可以使用的小型数控煤气窑不少,他们可以依次进窑,这个过程,陈文哲稍微指导一下就可以了。

所以,陈文哲答应的很痛快。

不过接下来他就不痛快了,应付了带组的研究生们,接下来就是大一大二的学弟,他们的问题就要麻烦的多。

原来他只是检查作业,现在却需要手把手的教了。

“陈师兄,这紫金土的比例,我还是把握不准。”

终于应付完了一众菜鸟,这一次一只雏鹰来找麻烦了。

看着娇俏的张幽兰,陈文哲有点无奈。

紫金土的利用,从古到今,无数人在研究,可谁把研究结果公布于众了?

陈文哲没有说什么,而是亲自用紫金土,制作了一次仿南宋官窑的胎泥。

龙泉窑的巅峰在南宋,而不是北宋。

认真说起来,北宋出的青瓷,比较粗糙,不管是胎,还是釉,相比南宋,都要差之甚远。

而陈文哲有着大师级的弟窑技术,制作青釉瓷器和梅子青一点问题也没有。

对于张幽兰的询问,陈文哲只是做,却不说。

让她看清楚制作步骤,已经是极限。

等和好了胎泥,陈文哲稍微沉思,就开始压出条泥。

他打算制作一把青釉执壶,就是那种身材修长,甚至说是瘦长的执壶。

把和颈,都十分修长的那种美人执壶,不留肩,而是采用流线型的肩颈,这样制作出来的美人执壶,十分漂亮。

这样的执壶,高度有了,加上壶把细长,所以对于胎泥的要求很高,最起码要有一定的硬度。

元代之前,瓷窑烧制瓷器,其实都是低温瓷,因为没有发现麻仓土和高岭土。

只有把这两种土,掺入了瓷石当中,才会让器胎变硬。

这也是到了元代,才能烧制各种大型精美瓷器的原因。

在宋代,参入了紫金土,也有这种作用,只不过紫金土对于瓷器的外在表现,影响太大了。

随着紫金土掺入的数量增加,器胎内部含有的铁元素增加,各种变化都出现了,紫口铁足也是这么来的。

对于制作壶类器具,陈文哲有着很成熟的经验,不过,这不是茶壶,而是酒壶。

可是,触类旁通之下,跟制作茶壶,也没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相比水平壶的大师级工艺,他制作执壶的工艺,最多也就达到专家(专精)级。

这是有器型决定的,他从来没有制作过的壶类,自然不可能一下就达到大师级。

不过,陈文哲猜测,他要多练习几次,没准各种壶类的制作工艺,都可以晋升到大师级。

毕竟,他现在有着大师级的水平壶制作工艺,还有着其他各种茶壶专精级的工艺。

所以,现在制作起执壶,也没有什么难度。

而在制作执壶器身,特别是肩颈之时,他的拉胚技术,也可以利用起来。

各种技能融合在一起,让陈文哲制作一件美人执壶,并没有什么难度。

其实,这件美人执壶最大的难度,反而是和泥。

因为不止是执壶的肩颈需要强度,壶把、壶嘴,也都需要极高的强度,要不然细长的壶嘴和壶把,根本就支撑不住,一拿就断。

制壶,陈文哲的速度是很快的。

而且制壶,还不用动不动就晾晒。

所以,陈文哲一气呵成,直接把这件美人执壶,制作了出来。

接下来才是晾晒了,再就是上釉,入窑。

釉料,陈文哲也不打算弄得太麻烦,就弄月白釉。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釉料,使用紫金土稍微调和,让胎中含有的铁保持在百分之二左右,就可以调制出月白釉。

紫金土中所含的铁,可以使釉色发生改变。

在胎体含铁量一定的情况下,釉色会随和含铁量的增加而加深。

于是就有了,月白、粉青、梅子青等不同的釉色。

另外紫金土中的碱性成分,还可以降低釉料的流动性,让烧制厚釉青瓷成为可能。

就这样,薄胎厚釉,就可以做到。

整个过程,陈文哲都没有避人,所以,想要看的,都可以看到。

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有人录像了。

至于能不能通过录像,找出月白釉的配方比例,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东西,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要不然也不会被人称之为秘方了。

“陈师兄真厉害!”这是看不懂的,就知道厉害。

“陈师兄真牛叉!”这是文化水平都不行的,就只能一句牛叉行天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