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帝二十九岁登基,自然对这场大规模编书运动有切身体会。从小就耳濡目染,也大量阅读,最开始也对这种文化盛世感到震动惊讶,但在读书中,在田野间的实际了解中,恒帝凭借穿越前的现代观念以及三世为人的独特看待事物的方法。
逐渐看到了这种盛世背后的那种令人恐惧的沉默与死寂――宗华文明正在衰亡!
这是恒帝的结论。
首先是最基本的农业方面,所有农具都还华昊时期那个样子,一成不变,只是青铜代替了一部分木制,石制农具,用畜力代替人力也是华昊时期的创新,之所以有人口的增涨也只是砍伐树木,开拓荒地,对土地开发面积的扩大,亩产的提高是因为水利设施。
在一开始宗华的农业技术就被华昊拔高到很高位置,没有一点渐进的过程,之后农业技术的提升也只是熟练度的提升,而不是农业技术的提升。一开始就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技术,能够解决当下问题,并视为理所当然,还会有精力去钻研新技术吗?
这也导致宗华总体人口增涨极其缓慢,而到一定界限,经历一场战争,又立刻减少,再缓慢增涨,这一增一减的时间期限在大部分时间拉得很长,只有宗季执政期是例外。
所以台帝多次用兵,又加滥用民力,一次大败,一百年都恢复不了人口,刚有点恢复又是大乱,所以才几百年都阻止不了各路诸轮番攻进畿内,这是几百年动乱不休的最大因素――短时间内至少五十年无法恢复人力。
即然土地面积难以以当前技术再涨,亩产也不再涨,就改变管理制度,比如宗季将与平民最接近的士族提上来,由于他们的土地少,领民少,要想在不压榨的情况增加粮食,只有从耕牛,水利,分发青铜农具方面节省人力,而种更多地入手。
但宗季的政季效果有限,对整体宗华人口只是杯水车薪。
再看宗华的地缘政治,天子和九华族占据了盆地,建立起富庶的物质文明,盆地四周山地中的狩猎采集部落,受此影响也进入农业社会。
他们也会对比,向内是比自己富裕百倍的宗华各氏,向外是比自己还野蛮的蛮人,于是八方的注意力焦点全部对内,并观察着,找寻着一有机会就入侵吞并邻近氏族。
而宗华也对四面山地中的八方大多数时间是无能为力的,只能被动。八方贫穷但不易攻打,宗华富庶只能靠城池来保护财产,而没有任何地理优势。
八方虽然接受了宗华的文化,但不代表就对财富不感兴趣,宗华各氏族还时常为争地而战呢。
盆地内的氏族长期受到盆地外八方的压力,只能保持自身的稳定,于是双方将力量互耗了上千年了。
八方只想夺得一块盆地内已经开发的土地,而懒得开发新地。
盆地内各氏族又无力冲出八方的阻挠,于是便想宗华的土地是最好的,八方次要,而八方之外尽是蛮族,种不出粮食,正是蛮族居住的土地种不出粮食所以贫困。
还产生出一种土地决定地论,就是宗华土地最好,能种粮食,在上面生存的人才能创造文明。
八方土地次要,能种粮食但产量小,不能自发创造文明,只能学习借鉴宗华各氏族。
蛮族的土地最差,不能种粮,更不可能产生文明,蛮族在这些土地上和动物没有区别。
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三种人各居其地,如果其中一种人到不该他居住的地方,他的特质就会发生变化。
以攀方捕捉的蛮人为例,在原本的居住地如动物般活着,杂居,暴力,粗鲁,而在攀方劳作多年后温顺了许多,而送进畿内的蛮人的下一代已经和畿内出生长大的平民小孩没什么两样了。
于是宗华的观察家认定这种蛮人的特质被土地改变了,可以视做宗华人了,虽然还是奴隶,但也是“半个人”了,而不是动物了。
又得出结论,如果聪明智慧的宗华人到了蛮族的土地,其特质也被土地同化如同蛮人到宗华被同化,变成脑袋空空的蛮人了。
这套理论相当有说服力,于是宗华人再也不对外面的世界抱有任何兴趣,甚至敬而远之,竟还对阻挡了蛮人的八方抱有好感了。而八方也信这套理论,并对中心盆地更感兴趣,因为他们也想改变自己的特质。
一个不往拓展,满足于自身当前已知世界,并对外面抱有恐惧的文明。
自身又难已与其他社会交流的文明。
开发周围自然环境的技术二千年不升级更新的文明。
人口在七百万就达到界限而无法再向上增长的文明。
如同孤岛般独立并认为自己是独一无的并沾沾自喜的文明。
现在还将自身所有已取得的成就全归结为土地的特质的文明还有什么希望?
即便他编纂了《丰恒华藏》,古埃及也修建了金字塔啊,古埃及呢?风宗穿越前会把古埃及与今天靠金字塔增加点族游业收入的那群人识为一样吗?
恒帝又想到玛雅文明,玛雅独立产生在美洲的茂密丛林,没有任何其他文明可以交流互鉴,即便高度发达,却自始至终没有冶炼青铜与铁的技术,最后消亡在树林,其历史就漫长的死亡史。
宗华也被困在盆地中了,现在本身已经开始不自觉的写遗书了。恒帝完全没想到风宗将族人带到这片土后,宗华人又在用华昊的技术开发出了盆地,创造了高度文明的社会后,就在祖先的成果上坐享其成,尽享安逸了一千年,并且打算继续这样下去。
安逸,安逸!这不仅是人也是文明的美味毒药,人奋斗一生就是为了享受安逸,但人的一生短暂啊,而文明一但陷入安逸,就无法自拔,待的时间越久,代价越大,甚至是死亡的代价。
恒帝有些恨铁不成钢,难道就非要我来指引前路,就不能发挥你们自己做为一个文明做为一个民族的智慧吗?
难道非要我来将记忆中能想到的技术,制度掏出来,你们才能继续前进吗?
如果突变的基因消失,不再有风宗的记忆,你们是不是就会再隔个一千年就消失,留下一堆遗物供人研究?
你们作为一个创造了文明的民族就因为地理因素就要这样消亡?
难道非要靠某一个特异人的带领而不是靠一个成熟文明的自觉向未来前进?
宗华作为一个文明的活力,已经被长久安逸的美梦吸光了。
单靠一个人就带领一个文明前进,只是这一个人的荣耀,而显示的是整个文明的低能!
兴也地,败也地,风宗当年只是希望收留自己的这群人及后代能过得好一点,然后将部族带入这片土地,当然也不排除风宗残留的一丝对穿越前故乡的眷恋。
华昊也是希望能加快氏族的成长,其后也确实有所成长,华启应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统一国家的君王,也确实达到宗华文明的高潮阶段,但又立马沉寂。
恒帝不得不承认是他太无知了,现在才见识到地理环境对一个文明的深刻影响,当文明的人在用技术改造环境以适应人的生存时,环境也塑造打磨了文明。风宗,华昊都有错,前者将宗华带到相对安逸的地方,后者用技术与制度,还有观念让这个地方更加安逸,现在是恒帝挽救扶正的时侯了。
恒帝又突然想到,离开了盆地,而到外面陌生环境的华阳氏又如何了呢?他们是如何找到采玉之地的,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
他决定了解一下,在做接下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