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果不其然,小本子在华最大的军用机场遭轰炸的新闻,上了当天的头版头条。
众人比昨天更兴奋,连续两天,鬼子在华最大的两座军用机场遭到了轰炸,近乎五百架飞机被摧毁,每个听闻此消息的国人都感到兴奋。
抗战以来,制空权一直被鬼子牢牢把持,我方部队经常要冒着鬼子的轰炸进行战斗,吃够了他们飞机的苦。
现在,短短两天,近五百架飞机被摧毁,对小鬼子来说也是伤筋动骨了。
尤其是前线的部队,少了空中威胁,和每天喋喋不休的轰炸,士气和战斗力直接提升了一截。
不过,李牧仍然没有罢手,南方地区,除了金陵和沪市,再往下,规模较大的军用机场,只剩下杭城了。
杭城是去年十二月十四日陷落,仅仅比金陵迟了一天。原本的民航机场,被日军占领,改成了一处规模不小的军用机场。
这处机场虽然比不上金陵和沪市,但另两处已经被李牧摧毁后的情况下,已经是小本子南方地区最大的机场了。
李牧自然不打算放过。
次日凌晨两点,霍山机场,澹澹月色下,尹-16缓缓启动,很快冲入夜空,朝杭城的方向一路飞去。
一个多小时后,已经到了杭城左近,李牧远远的拿出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这里简直风声鹤唳,尤其是机场,更是严格把守,旁边竟然还布置了防空高炮部队。
只是,夜色下,能见度并不高,防空部队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再加上李牧并不是轰炸机群,只有一架战斗机,目标太小,飞得又高,很难说这些高炮能有多少用途。
不过,李牧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威胁无动于衷,下一刻,他直接向高炮部队上空飞去。
在飞掠高炮部队上空的两秒钟内,三颗三吨重的汽油弹悄无声息的落下;接着战斗机又从机场上空掠过,三秒钟,又是四颗一吨重的航空炸弹落下。
此时,
高炮部队的士兵匆匆从营房里跑出来,打量着昏暗的夜幕,正在寻找目标,刚好三颗三吨重的汽油弹,下落到离地面几百米的空中。
下一刻,连续三声爆炸之后,九吨汽油化成火雨,朝着高炮阵地洒下。
躲避。
这些特制的汽油弹,虽然对高炮造不成伤害,却能对操纵高炮的小鬼子造成伤害,高炮一时间成了摆设。
另一边,李牧没有丝毫停手,盘旋半周,从机场上空掠过,三秒钟内,再次投下四颗一吨重的航空炸弹;随后又掠过高炮部队上控,同样投下三颗三吨重的汽油弹。
杭城机场虽比不上金陵和沪市,也不算小,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加一块有上百架。
但是,仅仅五轮轰炸,机场内便只剩下一片残骸,倒是高炮部队的阵地,虽然燃起一片大火,那些高炮却好好的。
于是李牧调换目标,往高炮阵地投航空炸弹,往机场投汽油弹,又是几轮之后,机场燃起了熊熊烈火,终于舒心了。
看着下方鬼哭狼嚎的小本子,李牧没有停留,直接返航。
次日,豫园,李牧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佣人拿过来的报纸。
和前两天一样,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杭城小本子军用机场再遭轰炸的新闻。
那股兴奋劲儿,隔着报纸都能感受到。
更有不少文人激动的在报纸上发文章,抗战有望、抗战迎来曙光…号召大家团结一心,一同站起来同小本子战斗到底。
还有不少记者激动道指出,经此一役,小本子在南方地区的飞机被摧毁一空。以这些机场被损坏的程度,即便能重新调来飞机,没有一两个月的修缮也无法使用。
接下来,武汉前线的领空权正式易手。
李牧知道,事情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美好,除了金陵、沪市、杭城外,小本子在南方的其他城市,也有一些小型的军事机场存在,这些小机场,也停着不少飞机。
既然这样,那就继续,彻底摧毁小本子在南方地区的所有机场,剥夺他们的制空权。M..
小本子强就强在装备和火力,没了制空权,没了空中威胁。紧紧依靠地面部队之间的战斗,战场形势将会大不相同。
李牧不相信,以数倍的兵力,没了空中威胁,没了时时刻刻被轰炸的危险,会阻止不了小本子沿江西进。
接下来半天,李牧继续研究情报和地图,南方地区除了那几座被炸毁的大型机场外,还有七座小本子的小型机场。
想要彻底剥夺小本子的制空权,这七座小机场也必须摧毁。
好在,这些机场,都在霍山机场的作战半径范围内。
接下来几天,李牧连续出手,都是小机场,防控的火力更加有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天空不断投下的炸弹,把一座座机场摧毁,一架架飞机炸成碎片…
有时候,顺路,出动一次能轰炸两座机场。
仅仅五天功夫,小本子控制下的南方地区的所有机场便不复存在。
即便从北方,从本土调飞机,也要有机场安置。想要把这几处机场修好,建设好油库等一些配套设施,最少也要一个多月。
这段时间,仍然保留一部分空中力量的果府,将罕见的拥有了制空权,这是抗战开始以来仅有的时刻。
创造了如此良好的局面,连李牧驾驶飞机也自由起来,以前怕被小本子围追堵截,白天很少去敌占区闲逛;如今再也不怕小本子的战机突然跳出来,让他可以开着飞机到处自由的闲逛、侦察拍照。
不过,如此良好的外部条件,不做点什么实在不应该。
刚刚安生了两天,这天夜里,趁着月色不错,李牧再次出动了。他沿着长江,从芜湖开始,经过金陵、镇江、无锡、苏州、沪市…
一路上,由于不必再担心不知何时窜出来的敌机,李牧可以放心自由大胆的飞行。
他保持在一千多米的高度,沿着长江,一边往前飞,一边观察江面的船只,凡是属于小日本的船只,不论军舰,运输船,还是巡逻船,通通都逃不了他的轰炸。
沿着长江,一路飞着,一路轰炸着。
小本子占据长江水道这么长时间,在各处港口码头停的船只真不少,为了配合前线的战争,就连军舰也经常往返。
这也让李牧需要轰炸的目标多不胜数,仅仅芜湖到金陵这一百余公里的水道,李牧就在长江上空来回盘旋了三个小时,扔下了数百吨航空炸弹,和数百吨的汽油弹。
直接炸毁军舰,巡逻艇,运输船,水面炮艇,运兵船…数百艘。
眼看汽油不多了,李牧这才返航。回到霍山机场,李牧稍稍休息片刻,吃了点点心,补充的水分,驾驶着另一架战斗机,沿着长江水道,再次往金陵方向飞了过去。
这一次,尽管是夜间,水面热闹了很多,那么多船只被轰炸了,小本子不可能得不到消息。
所有停靠在长江里的小本子各类舰艇船只,都被吓坏了,开始逃窜躲避。像一些运输船,运兵船,特色不是那么鲜明,纷纷把自己伪装成商船,躲避可能到来的轰炸。
那些军舰、巡逻艇、江面炮艇…就没办法了,这些一看就是小本子的水面武装力量。
可躲也不好躲,制空权在人家手里,人家在千米高空,随时可以发动攻击。你在水面上飘着,又不是航母,只能当靶子。
这些军舰、巡逻艇、炮艇…没办法,只能在夜色里,沿着长江一路往东,躲避可能到来的轰炸。
可惜,半个小时后,李牧就从后面追了上来,看着江面上到处都是靶子,无语的笑了笑。
本来,因为夜间视野受限,每次见面找到了目标,轰炸前,他都要用望远镜观察好一会儿,省得伤到了民用船只和商船。
这也是他轰炸效率那么低的原因之一。
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担心什么民船、商船,这个时候出逃的,反正都是活靶子,能炸一个是一个。
于是乎,这天夜里,长江水道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到处都是爆炸声,到处都是火光,到处都是被炸沉在长江里的军舰、炮艇的残骸。
整整一夜,李牧也整整一夜没睡,连续换了三架战斗机,最后一次,目送小日本的军舰逃入大海,李牧直接对着小日本的军用港口,倾泻了八十吨航空炸弹,和上百吨的汽油弹。
让小本子经营良久的一座军用港口,被炸成了一片燃烧着大火的废墟,这才心满意足的返回。
这件事,造成的影响,比李牧想象中的还要大。
小本子多少年了,一直在长江水道横行,如今更是占领了半壁山河,控制了大半的江面。
在这种情况下,如今的整个长江水面,别说小鬼子的军舰了,连一只悬挂小鬼子旗帜的船只都没有。
就连那些小鬼子的运输船,也只敢挂上商船标志,不敢挂小本子的标志,生怕被当成靶子轰炸了。
次日,长江水道,小本子的军舰船只被轰炸一事,毫无疑问登上全头版头条,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头版头条。
仅仅一夜的功夫,小本子被炸毁的船只近千艘,让横行长江水道的军舰,一夜绝迹。
无数报纸开始欢呼,无数人开始发文,这是重大的胜利。我们在取得制空权的同时,又展示了在长江水道上的巨大威慑力。
这件事儿,不但民众高兴,果府同样和过年似的,刚刚获得战场的制空权不说了。发生在长江水道上的这场大轰炸,对前线小本子的军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武器弹药粮饷的补给,以及人员的补充,会变得艰难许多,战斗力不免会下降,果府的战斗力却相应的变强了。
接下来,李牧又连续两夜,在长江上空巡航,轰炸任何出现在眼前的,小本子的军用和运输船只,再次炸沉了几十只船只之后,小本子似乎也长记性了。
第三天李牧巡航长江时,竟然一艘小本子的军舰和运输船都没发现,倒是商船多了一些。
李牧也明白,小鬼子运送物质弹药和伤兵的运输船,大概伪装成商船了。
这点他也没办法,身处千米高空,哪里能够面面俱到,更无法分辨真假商船。
李牧只能加强芜湖到前线的巡视工作。从芜湖到前线这段距离,已经进入交战区,基本没有商船会跑来这里。
如果哪个商船往这里跑,十有八九,就是小本子的运输船伪装的。
李牧又多次出动,轰炸任何敢于沿长江水道靠近小本子前线的商船,争取断绝他们通过水路补给的幻想。
又被轰炸了几次,小本子终于老实了,开始提前卸货,准备通过陆上线路,完成对前线的补给工作。
能把小本子逼到这个份上,也算可以的。
如此难得一遇的大好局面,校长当然不会放过,这也是抗战以来,他面对的最好的局面,也是赢面最大的时候。
于是乎,干脆把布置在豫东的薛老虎,连同他手下的十几万人,一同南下,想从侧翼发起攻击,打小本子一个措手不及。
当李牧听到薛老虎连同麾下的十几万兵马被调走,赶赴前线,只留下几万杂牌军后,不免感叹一句,校长太急躁了。
就像广州,人家本来防务就重,还要防范来自海上的威胁。为了在武汉打这一仗,校长竟然从广州调来了几个师,大大削弱了广州的战斗力,结果就是小本子在大亚湾登陆后,很快就沦陷了。
这次豫东也是,本来就是需要重点守卫,不但是为了保护中原腹地,更能保证小鬼子,不从这里直插武汉,同时还要防范来自徐州方面的危险。
这么重要的地方,仅有的一只守军,竟然被调走了,留下几万杂牌军。
这几万杂牌军,再加上抗日联合军,也就五六万人。豫东这么大的地盘,凭借这五六万人哪里守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