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沉沉酣梦,龙少阳次日醒来,睁眼向帐外望去,发觉天已大亮,想来定是自己昨夜思绪纷繁,入睡甚晚的缘故。
他穿衣下床,这时才仔细打量起来。见这房间并不十分宽敞,却古朴典雅,桌椅屏帷,井井有序。正中一书架上书籍琳琅满目,临窗案上整齐摆放着笔墨纸砚。
一个老仆端着一只铜盆走了过来,正是程伯,说道:“公子醒了?请洗漱吧。”
龙少阳莞尔一笑,略事洗漱后,说道:“多谢程伯!萧大哥呢,不知他在哪里?寄寓尊府,自当前往拜谢。”
程伯笑道:“大少爷一早就出去遛鸟了,只怕要到午后才能回来呢。临去时命老奴转告公子,说公子且安心住下,饮食起居,不必拘束,就当是自己家一样。太子殿下一早派人来传话,说是诸事妥当之后,待到时机合适,自当相会。早饭已经准备好啦,请。”
龙少阳笑着点了点头,随程伯来到厅中,只见桌上已摆放着米粥、馒头、小菜和几色点心。
“公子请慢用。”程伯道,“若有其他什么吩咐,随时传唤老奴便是。”说完便退了出去。
十几个时辰没吃东西了,龙少阳此时已是饥肠辘辘,当下也不客气,一个人坐下自吃自饮,蓦地里一股亦幻亦真的感觉袭上心头——这一夜经历太多,竞猜灯谜,结识太子,小巷遇袭,义结金兰,寄寓竺舍,仿佛做了一场光怪陆离的梦,竟忍不住轻轻长叹一声。
用过早饭,龙少阳走出房间,立在檐下看了看。
此时已近午时,孟春时节,严寒渐去,阳光和煦,一眼望去,远处一池春水曲折蜿蜒,一座石拱小桥横跨其上。桥边一溜抄手游廊沿水延伸向前,尽头与一座假山相接,山石古朴,一亭翼然临于池上,甚是别致。
只见亭子下,池水边,山石旁,一株株梅花正傲然独放,灿如绯云,隐然似有暗香袭来。
见到此景,龙少阳不觉精神一振,沿着鹅卵石甬道信步而行,转过假山,登上亭来。见亭上高悬一匾额,“停云亭”三个大字赫然醒目。举目四望,只觉身处一片花海之中,心胸为之一爽,真是心旷神怡。
“如此美景,岂可无乐?”他边说边从后腰抽出那支随身携带碧玉笛来,凑到唇边,双唇轻启,一缕笛声缓缓流出。
笛声起初平缓无奇,如幽深山谷中的小溪,穿过杂草,越过碎石,无人问津,让人平生一股孤独落寞之感;而后静静流淌,流向远方,流过鸟语花香,流过昼短夜长,却始终清净透明,至此,笛声已变得悠远绵长。
跟着笛音一转,变得哀婉低沉。风乍起,梅花纷飞,如一阵花雨,随着风在空中漂浮回旋。飞红万点,却愁深如海,思家之情蓦然袭上心头,只觉心如重压,忍不住要痛快一恸。
花瓣翩跹飞舞间,龙少阳眉骨一动,视线锁定在了不远处的石拱小桥上,嘴角不由地向上轻轻一挑。
远处一红一绿两个人影下了小桥,沿着抄手游廊径直朝这边走了过来。
龙少阳好似浑然不觉,唇边玉笛依旧笛音袅袅。
还未到近处,便听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道:“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想不到洛城青年中竟有人可以吹出如此佳音,看来并不都是粗俗不堪的游侠儿。”
龙少阳心中一惊:“自己吹奏的两首笛曲《落梅花》和《关山月》,古已有之,流传甚广,被人识出本是意料之事,但这人却用两句诗将这两首曲子不着痕迹地嵌了进去,浑然天成,当真是妙不可言。”心里想着,却面不露色,当下向声音处寻去,只见一主一仆缓步走来。
前面那人是个年轻公子装扮,身着朱红绸衫,皮肤甚白,边走边用扇柄轻点手心,透着一副傲然高贵之气。后面跟着一位身穿青色衣服的女子,却是小婢装束。
那二人走到近前,转身没入假山,随后轻轻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手指突然停住,笛音戛然而止,龙少阳转过身来,这二人已赫然出现在他身前。
一亭之中,丈许距离,彼此直入眼帘。
龙少阳一眼看去,只觉这红衣公子相貌俊美,眉黛青山,双瞳剪水,面部轮廓颇为清晰,衬着一袭红衣,俊美之中透着三分英气。
那红衣公子此刻也在打量着龙少阳。
一眼瞥去,此人身材颀长,容貌清秀,衣着服饰与一般洛城青年并无二致。
正眼再看,此人两道剑眉下眼眸深邃,似是一潭静水,却不知水深几何。
见对方也在从容看着自己,毫无局促拘谨,红衣公子心里一惊:“这洛城之中,敢如此与自己对视的人只怕屈指可数,眼前这人是何来头?”当下一股好奇之心油然而生。
片刻僵持后,那红衣公子略一躬身,行礼道:“方才公子所吹笛音,婉转飘渺,音韵空灵,意境非凡,就是比之京城大家,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龙少阳还礼道:“龙某一介山野村夫,粗识宫商,岂可与京城大家相提并论。这位公子过奖了!”
“公子不必自谦。”那红衣公子一边说着,已将目光落在龙少阳右手的横笛上,只觉青光一闪,便道:“小弟唐突,可否借兄台横笛一观?”
龙少阳点点头,微一躬身,双手奉上。
那红衣公子收起折扇,接过横笛,摩挲笛身,上下仔细打量。见这支横笛通身色如竹叶,长约一尺四寸,上下七孔,与一般竹笛无二。只是笛身厚重,通体冰润,贴近掌心,又觉温润可人。
一缕阳光透来,更觉笛身晶莹润泽,碧绿中竟然带着一丝青光——原来这横笛并非一般竹笛,乃是昔日一巧匠剖一罕见美玉造之,其色绿中带青,其质硬如钢铁,实是稀世之珍。
那红衣公子见笛身上端刻一篆体“龙”字,想到刚才龙少阳还礼那句话,心中一动,笑道:“音是佳音,笛是宝笛,可谓珠联璧合,本公子今日眼界为之一开。”说着双手便要将玉笛送回,谁知刚一伸出,手又缩回,眼珠一转,有意考较考较眼前这人,俏笑道:“龙公子既然粗识音律,小弟想请教一二。”
“公子请讲。”
“龙公子可知笛始于何时,最初由何人所造?”
“据传玄黄之际,先人便用飞禽胫骨钻孔吹之,这是笛最早的模样,是为骨笛。后来圣人黄帝见竹中空挺拔,不变其材,命令当时一个叫伶伦乐官,伐昆溪之竹,制而为笛,横排七孔,吹之,其声悠远响亮,宛如龙吟。其后便用龙吟代指笛声,有人言“谁能制长笛,当为作龙吟。”有人说“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不一而足。”
“不知可否分类?”
“以音高论之,可粗分为三类,南派多为曲笛,笛身较长,笛音较低;北派多为梆笛,笛身细短,笛音较高。此外还有一种中音笛,长短、笛音介于二者之间。”
“有何技巧?”
“技巧也分南北两派,北派以花舌、滑音、吐音居多,南派则多用打音、叠音、颤音……”
他滔滔不绝,对答如流,那红衣公子和那青衣小婢早已听得目瞪口呆,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那红衣公子宛如梦中,喃喃自语:“妙音,妙笛,妙人!”说完自失一笑,移步上前,接着道:“常言道明珠不可暗投,玉笛自当归还。”
说着双手捧笛,走过来送还,龙少阳见状伸手便去接拿。哪知二人手间尚有两尺多距离,眼前那双手突然向后一撤,玉笛顺势从掌上滑落而下,眼见就要坠到小亭的青石地面上。
龙少阳心头一惊,未及细想,当下猛地屈身,向前蹿起,同时手臂一伸,右手牢牢将玉笛接在手中,借着冲力,左手撑地,手掌一错,顺势避开那红衣公子,就地向一侧一个前滚翻,人已稳稳站了起来——不知何时,那玉笛已插在腰间。
倏忽之间,窜、接、撑、错、翻、站,几个动作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这一下变起仓促,又是在这狭小空间之内,那红衣公子看着不禁心下骇然,脸色一变。见他宁可冒险撞上亭柱,也不肯直冲过来,伤到自己,心中又陡生窃喜之感。他随即安定,露出一副歉疚之色,故作惶恐道:“哎呀,小弟一时疏忽,险致玉笛受损,还望兄台恕罪!”说着竟躬身行礼。
龙少阳心道:“祝家小姐倒真是机智伶俐,奇计百出,让人防不胜防。”情知自己着了道儿,对方是有意为之,故意试探,可又想此时与她强辩也是无益。
因见她眼角眉梢带着三分窃喜之态,更是印证自己判断无误,当下却不着恼,顺水推舟道:“兄台言重了。”说着,伸出双手,一副要将对方扶起的模样。
谁知那红衣公子突然脸色大变,惊叫道:“不用,不用,不劳兄台。”慌乱之中,连退数步,才站稳脚步。
便在这时,那青衣小婢已连忙跨前几步,挡在二人中间。
那红衣公子尚自脸色绯红,见对方不光识破,竟然还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随即自顾自圆场道:“兄台莫见怪!小弟自幼时便有一怪癖,不喜与他人有肢体之触……”
龙少阳嘴角轻扬,正要答话,突听远处传来一阵吆喝声。
“小王爷,你等等老奴,等等老奴……这个园子……没经大少爷同意,外人一概不得擅入。你……你何苦为难老奴啊。”正是那老仆程伯的声音。
他举目望去,只见园门口一个锦衣男子正快步走来,那老仆程伯跟在后面,边走边喊,显是体力不继,已渐渐落了下来。
那红衣公子此刻也走了过来,循声望去,突然微一顿足道:“哎呀,这个没心没肺的聒噪鬼、死胖子也来了,到哪都能遇到他,上次与他打赌,还欠他一副古籍乐谱……真是扫兴!怜儿,咱们走!”当下转身拱手,笑吟吟的道:“龙公子,今日你我各胜一局,平分秋色,他日再会。”说完,也不等龙少阳回话,带着青衣小婢径自下亭而去。
望着这一红一青两个背影,龙少阳心中一动,微笑着扬声道:“公子,不知你贵姓,可否相告?”
那红色背影一顿,青色背影也跟着停了下来,接着又继续向前。
只听一个清脆的声音道:“我家小姐……不,我家公子姓祝。”
“祝公子,多蒙相让,今日胜你一局。”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