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有细犬前去追击,也不过是抓了些无关紧要的喽啰,这几日关于白莲圣女的消息一点也没有,甚至还平白的折损了俩个禁军。
由此可见白莲社的极端信众已经被彻底洗脑,他们不相信官府,甚至对这个国家的信心都消失了,只认为必须迎接所谓的“弥勒降世”推翻大宋王朝的统治才能让天下人脱离苦海,这时候谁反对他们,反而成了妖魔鬼怪。
比如从这些抓到的白莲社信众的口中得知,此时的叶安已经成了“天煞星”降世,为的就是阻止“弥勒降世”,是彻头彻尾的邪星……
白莲社忽悠人的本事相当了得,愣是将没头没脑的事情通过故事的行事描述的绘声绘色,因他们接触的群体就是一群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太过复杂的大道理可没有市场。
叶安很快便将白莲社的行为方式分析出来,并对范仲淹与吴育进行详细的解释。
“白莲社这般的结社往往以佛道为核心,杂糅各家之学,甚至还会有儒学贯穿其中,为的就是让人觉得似是而非,耳熟能详,其所宣讲对象不会是读书人,甚至不会是那些识字认字的人,毕竟担心其会自己去寻书看,万一看到了那便穿帮了不是?以我猜测,白莲社应是面向乡野村妇,贩夫走卒,待其教义有了更深的发展,可能便会向刀趣÷阁小吏,甚至是官员之家的家眷下手了。”
范仲淹与吴育对视一眼,二人都觉得叶安分析的很有道理,齐齐的开口反问:“那应该如何应对?”
叶安无奈苦笑道:“这便又回到本源的问题上来了,唯一能够对付这些邪教的办法并非是靠朝廷下大力气缉捕贼人,而是在于如何让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白莲社早已存在,只不过为何之前并无多少信众,而眼下却敢如此嚣张?”
吴育皱眉道:“这些妖人实在歹毒,越是年景不好的时候,便越是出来兴风作浪!”
反倒是范仲淹若有所思道:“此言有理,若百姓安康,国朝富庶,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业者有其产,这白莲贼人如何能兴风作浪?国朝杂税还只是其一,吾辈任重而道远啊!”
“这便涉及到政府职能问题了!”
“政府……职能?”
叶安飞快的点头,对于他来说这是推广他思想的极好方式,并且政府一词早在唐代便已经出现,而非后世的新词汇,“政府”其名,起源于唐时的“政事堂”和大宋的“二府”两名之合称,也就代指整个朝廷。
叶安笑着说道:“政府是何用处?”
“自然是辅佐官家治理天下!”吴育想都不想便说出了士大夫的准则。
叶安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却又道:“辅佐官家治理天下是没错,但治理天下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让百姓过的更好吗?换句话说,百姓受苦,那便是政府无能,官员渎职,咱们大宋的官员实在太多了,冗官以显,冗兵以成,此二者自然导致冗费的出现,范公心中所主张的革除弊政难道不正是如此?”
叶安的话直击范仲淹的内心,三冗三费就是他发现的问题所在,但他从未对旁人提起过,没想到叶安居然一下子说出了他沉淀许久的想法,这不能说是惊讶,而惊艳于叶安的才学。
“高山流水遇知音啊!长生果然与老夫想法相同,弊政之害在三冗,朝廷上下皆以体现,若非你当年向国朝献上土豆地瓜,恐灾祸更多,民心更乱!”
老范的一阵感慨将吴育吓得够呛,他知晓范仲淹有革除朝廷弊政之志,但你老人家能不能别这么大的口气?
吴育觉得范仲淹的口气太大,想要改革朝政,那就必须坐上当朝相公的高位,现在那位置上坐着的还是张士逊,李迪二人,你便在这里嚷嚷着要改革朝政,岂不是有些大放厥词的意味在其中?
难怪当年晏相公对范仲淹的上谏多有批驳,此人胆量着实太大了些,以为空有一身正气,便能改革朝中弊政,谁不知弊政之所以存在,还不是关乎所有人而尾大不掉!
“两位安抚使既然是安抚江淮之地的灾情,眼下还是该继续南下,我应天府外以有如此灾民,何况其江淮之州府?如有所需二位尽管吩咐,吴某不敢推辞!”B
范仲淹看了叶安一眼哈哈大笑道:“吴知府倒是提醒本官了!长生,你我也该南下江淮了!”
对于吴育的逐客令范仲淹并未当回事,叶安知道人家这么说也在情理之中,既然南京城外的灾民问题解决了,人家也投桃报李的一同上劄子向官家建议免除杂税了,也算是官场上的仁至义尽。
本就不是一路人,就没有必要上船,吴育清楚的认识到范仲淹现在不过是个朝廷特派的安抚使,本职乃是右司谏,手中要权没权,说什么大话,还在这里侃侃而谈革除弊政?简直是痴人说梦!
叶安笑了笑并未作答,转身便同范仲淹离开,只不过走的时候并没有对吴育回礼,态度极其嚣张。
他算是看清楚了,吴育这种人是典型的官场投机主义,你不能说他当官当的不好,他也为了应天府的灾民忙前忙后,但在官场的政治博弈中,人家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
此时的吴育已经将范仲淹的话当作了是对自己的招揽,当然要委婉的拒绝,他甚至觉得范仲淹与叶安之间已经算是一种联合关系。
但可惜并非如此,叶安只是与范仲淹在改革这件事上有认同感,但对范仲淹的改革并不满意,甚至觉得他的规划太过大刀阔斧,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操作性。
自己算不上是范仲淹一党的,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自己可以支持范仲淹的改革,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绝不是参与改革的一份子。
吴育的态度有一点是没错的,不登上相位就没有资格说这些大话,想要改革大宋的弊政,那就必须成为大宋的宰辅之臣,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范仲淹现在也是在积蓄实力,此次成为江淮安抚使就是官家再给他的机会,否则安抚江淮的人选多的是,为何选他范仲淹?
至于自己……范仲淹向赵祯讨要不过是其次,这个安抚副使的位置更多的是赵祯继位之后对自己的一种赏赐,或是说一份愧疚的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