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报错(章节有误?)
听书 - 不宋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不宋》146.军制改动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燕王府的南边三里之内,原本就有好几个军营,其中两个是殿前司游奕马军寨,一个水军寨,一个右军马步兵寨,一个教场。

不过因为燕王的关系,原本马军司在城里的龙卫、云骑、武骑三个指挥合在一起,将营地换到了其中一个游奕马军寨,赵孟启为了方便就称之为‘龙骑营’,还解释说是三个指挥各取一个字,公平!

还有一个游奕马军寨就置换给了皇城司亲兵营,有一千多名士兵,这个不靠河的水军寨没动,驻扎着三百多名水兵。

最后剩下的大校场,自然就成为了燕王卫军营,但是原先的营房显然满足不了五千士兵的需求,如今隔开一块地方正在加紧施工。

由于是从零开始构建一支军队,赵孟启也并不是一次性将五千人招满,第一批只挑了五百个人。

原本按照大明军神戚继光的说法,最好的兵源应该是老实肯吃苦,见识少服从性高的农家子弟,但赵孟启依然将识字作为最重要的条件。

因此在这五百人里,有一百多来自临安城里的‘市民’阶层,近两百是临安禁军家庭,还有近两百是太湖流民,勋贵子弟,宗室子弟,夹杂这一些其他阶层,偏偏文官家庭的十分稀少。

看起来像是大杂烩,但少年兵有一个优点就是可塑性强,只要有合适的练兵方法,要练成精兵似乎并不难。

最起码赵孟启自己看起来是信心满满的,可是他有军事经验么?

其实他唯一的军事实践,就是读书时候的军训了,但得益于后世信息的发达,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许多军伍常识还是比较了解的,想要纸上谈兵是没啥问题。

另外就是,这个时代那些有关军事的书籍,对他来说不是秘密,闲下来的时候认真查阅浏览过,大致也有了概念。

至于最后能把兵练成什么样子,那就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此时,五百少年新兵在两百名‘教官’有些粗鲁的调教下,猬集成一块站着,有些不安的看向校场正北的点将台。

这些教官都是赵孟启从皇城司、马军和殿前班直中找来的,全是识字的小军官,用来辅助自己练兵。

五百新兵超豪华的配置上两百教官,这种严重浪费资源的事,在这个时代也就赵孟启做得出来了。

台上,曲墨轩站在赵孟启身边,黝黑的粗脸上写满了郁闷。

之前燕王请他来的时候,虽然觉得让自己这个‘朝廷重将’来操练几百个新兵,纯属千里马拉犁,大材小用了,不过还是欣然而来。

没想到,到了这之后,燕王却给了他一个教官团顾问的头衔,说是要自己亲自来操练,让他从旁辅助就好。

不是他曲墨轩看不起燕王哈,这军伍之事可不是聪明就有用,许多规定和细节,都是在战场上用鲜血和人命换来的,这要是随便乱搞,后果可不堪设想。

可燕王如今一副执拗的样子,那就先让他吃吃瘪,撞撞南墙算了,等他认识到练兵的难处,那等我接手后,他岂不是更加看重自己?

没错,等着就是,估计燕王现在就麻爪了,下一步该做什么都可能搞不懂。

曲墨轩多少带着一点看赵孟启出丑的心态,抱着胳膊,看向燕王,“殿下,人都齐了,下面该如何,还请示下。”

没想到赵孟启胸有成竹,“练兵嘛,无非就是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几个方面,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兵甲器械、将校任用、军礼军法、作战阵列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

老曲闻言一愣,看来这燕王还真有所准备啊,说得倒是没啥不对,不过估计和那些大头巾一样,也就是泛泛而谈。

然而听到赵孟启继续说,“这选兵嘛,我之所以要求异于其他部队,乃是有我自己的打算,这个以后你慢慢就会知道,现在完成了这一步,那就是部伍编制了,在这上面,我也要和现行兵制有所差别。”

大宋的军队组成很复杂,因此在军队编制上,也没有统一标准。

大致上是“百人为都,五都为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都分马步,马军设军使、副兵马使,步军设都头、副都头,

一营也就是一指挥,设指挥使、副指挥使,算是基础作战单位了,班直中的班,地位等同于营。

然后军设都指挥使,也称军主,以都虞候为副,再往上的厢其实不常设,老大也叫都指挥使。

后来又演变成了“队、部、将、军”四级,军设统制、统领,将设正将、副将、准备将,部设部将,队设拥队、押队、旗头一类的头目。

可能是改革不彻底,也可能是朝廷故意的,反正这新旧两种编制法,在不同军中执行不同,甚至两套编制并行。

这在赵孟启看来是不能接受的,他认为军队的组织架构,就该清晰明了,所以这两种编制,他都不打算采用。

“老曲,传令下去,让教官们将新兵们分成六人一伍。”

曲墨轩先将军令传达完,才不解的向赵孟启询问,“六人一伍?”

他当然会奇怪了,名为‘伍’,那不该就是五个人么,为什么燕王偏偏要搞六个人?

“对,六人,作为最基础的建制,作战时,伍长可以将手中力量分成三份,分别处于左中右,应该是最利于兼顾指挥了。”

对于正常人来说,当面左中右应该是最容易适应的思维方式。

曲墨轩对这个想法不置可否,又问,“那殿下在后面的编伍上也有不一样啰?”

“是的,两伍一伙,共十二人,三伙一排,三排一连,别设连长、连教导,三连一营,别设营长,营教导,直属伙,传令兵,总计大约三百五十名战兵,到时再配属后勤,文职,便可作为独立作战单位。”

曲墨轩想了想,细节上与现行编制有点区别,但一营的人马与其它部队的营相差不大,燕王想试试倒也不是不行。

“那后面的编制呢?”

“后面嘛,大约是三营为一团,三团为一旅,三旅为一师。基本上,一师就是一万人,可以独当一面了。”

赵孟启这个编制名词,看起来都是后世所用,但其实华夏军伍早就在使用这些编制单位了,不过人数有些区别罢了,只是在唐时,团比旅大,一旅是一百人,一团是三旅,这个算是赵孟启为了自己的习惯改动的。

可以看出,赵孟启这是有意效仿三三制,但毕竟是冷兵器时代,还是更加考虑实际作战需求,这个编制肯定需要实战来考验及完善,但当前用于练兵还是可以的,起码老曲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而且这样的编制,有利于将来扩编,一个伙有两个伍长,很容易加入新兵后裂变成两个伙,还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战斗力。

p.感冒严重起来,难受得一批,这章可能枯燥了些,但总得交代一下,下面就进剧情了,不知道啥时候感冒才好,这几天大家就别等更了,攒一下再看,对不起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返回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