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事不宜迟,现在就出发!
于是三百萧家军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先划出一百老兄弟,由头目张俊率领,驻守在临海屯中,听从姐姐萧文秀的指挥。
另外四百人,则分别由头目刘辰和胡宇带领,跟着萧文明一起行动,保护兼押送着桑淳元、桑忠昌父子二人前去洛阳办事。
洛阳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关中平原上。
按照中国古代的地理政治观念,这座城市位于天下之中,便于朝廷管理大齐朝方方面面的疆土。因此太祖建立王朝的时候,便定都于此。
此后逾两百年,大齐就始终没有迁都过。
但是在这两百年之内,随着气候变化,关中平原早已不复往日的富饶,按照后世的说法,已经渐渐荒漠化了,光靠平时的粮食产出,勉强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而已。
可是都城洛阳还要养活三四十万驻扎于此的禁军,这些人的军粮开销就不是关中平原能够担负得起的。
太祖皇帝之后,太宗、高宗两位皇帝,同样是深谋远虑,便在国家草创之际、国力鼎盛之时,一面将历朝历代原有的运河重新疏通,一面则新开掘了千里运河,终于打通了黄河和长江两条水系,这便是维系大气王朝经济和军事命脉的大运河了。
运河由北至南,从京城洛阳出发,经支流进入黄河,由黄河进入通济、永济两条运河,进入长江、淮水,过长江之后再由江南河沟通苏州、杭州等地的富裕州府。
因长江湍急,江上不便设立港口,因此一般的客商想要进入运河,从临海县到洛阳城的话,还必须先绕一个大圈去苏州走一趟,在苏州的港口上船,再经由支流水道进入运河。
不过萧文明却不一样,他自己本身就经营着一个海港,海港里有的是船,船既然能走海路,自然也能走江路,只需要在港口处选择一两艘可在狭窄河道航行的小船,或租用下来或直接出钱买下来,就可以了。
至少一开始,萧文明是这样想的。
海港本身就是萧文明开的,这样的事干起来得心应手,只用了半天时间,不但合适的船买了下来,就连靠谱的船工也雇佣下来了。
然而眼下正是深秋初冬季节,西北风已然刮了起来,萧文明雇佣的都是海上行船的老水手,素来是靠风吃饭的,实在是不知道在逆风的条件下,怎样在长江里逆水行船。
扬起的风帆,非但没让船舶在长江里移动一步,反而被江水和江风刮着倒退了不少……
无可奈何,萧文明只能重新返回临海港,将人、物从船上卸下来,老老实实去一趟苏州城,再在苏州城的内河码头上雇佣船只和船工,进入长江运河。
所谓术业有专攻,大抵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现任苏州支付汤光耀,不但是萧文明老熟人,也是桑淳元的老部下,他一听说是萧文明出现在了运河港口,便忙不迭地亲自过来见面。
萧文明现在在办的是一
件大事,越少节外生枝越好。
因此他一路行动,连旗号都不打,就是怕惊动汤光耀这样的地方官员。
怎奈何萧文明的排场实在太大了,这么威风凛凛的数百弟兄,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动,根本就不可能隐藏身份,不过在队伍里隐藏桑淳元和桑忠昌这一对父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因此听说汤光耀来了,萧文明便赶忙地迎了出去,免得他见到大队人马,被他看出了破绽。
汤光耀倒也有话直说:“萧大人你都听说了吧?”
“听说……听说什么了?”
“听说桑总宪突然失踪,到现在已经快五六天了,金陵城里乱成了一团,桑大人现在人在哪里?你知道吗?”
看样子,朝廷的反应终究还是慢了一些,汤光耀被自己带走到现在已经快十天了,朝廷五天后才发现不对劲,也是有够迟钝的。
然而汤光耀却要比一般的朝廷官吏聪明一些,他已经猜出来了,桑淳元的失踪同萧文明必然有关系,这件事情向他打听准没错!
不是萧文明不肯告诉汤光耀,只是这件事情牵涉的实在太大了、太广了,汤光耀虽然是苏州知府,这官做的也不小了,但在这件事面前他实在是不够格。
因此萧文明扯了个谎:“桑大人去哪里了?我怎么可能知道?你是他的下属,你都不知道,那我就更不知道了。”
萧文明的话汤光耀也是将信将疑:“那萧大人雇船做什么?”
这个回答萧文明却并没有完全撒谎:“去洛阳啊!”但也没有完全说实话,“毅亲王找我去洛阳商量事情。怎么着?难道这事也要向汤大人事先汇报一下吗?”
按道理,下属被朝廷跨级征召,虽然无需上级官员的同意,但至少也是要通报一声的——官场上的人情世故就是如此——但是不通报在程序上也是万全可以的,尤其是萧文明这种通天天的人物,汤光耀更是拿他没有办法。
不过唐光耀还是试探了一句:“既然是毅亲王他老人家的命令,那必然是有要紧的事情,大概是剿灭白炎教之后,朝廷要论功行赏,那本官就先恭喜萧大人了!”
一听到“白炎教”这三个字,萧文明脸上顿时一紧,冷冷笑道:“论功行赏?只怕有人是要倒霉了!”
汤光耀听了这话觉得奇怪:萧文明现在应该正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怎么就突然提到有人要倒霉了?
他一再地追问,可萧文明就是不说,汤光耀又没有办法强留,就只能送萧文明一行离开了苏州。
自始至终,汤光耀就没有发现与萧文明同行的,还有他的顶头上司,那位失踪了的江南道总管——桑淳元。
江南一带的运河十分顺畅,萧文明又花大钱雇了最好的船和最好的船工,因此这条水路走得十分轻松。
恰巧现在又是把江南收割的稻米经漕运送往洛阳的时节,因此运河之中百舸争流,那么多船只结伴而行,也不会有江上的水匪
赶过来打劫。
过了江南河进入长江,同样十分顺利,虽然是逆流而上,但是船工技艺高超,几根竹篙子在水底这里一戳、那里一点,大船便似长了鱼鳍一般,在水中快速地穿行。
逆流航行了不到一天,便向北进入了通济渠。
通济渠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河道就不如江南河那样的顺畅了,不少地方的河道变得十分拥挤,虽然还没有完全淤堵,不过在几处狭窄处,船舶拥堵的情况就比较严重了。
萧文明的队伍身负重要的使命,原本应该多少使用一些特权,可以挤开前头一众拥堵的船只优先通行。
然而他却不想过于招摇,并也没有要求这样的特权,只是随着船流慢慢地在通济渠里蠕动。
如此这般,通过短短的通济渠,萧文明却走了整整的三天时间,方才进入淮河主航道。
淮河的水文条件,要比长江差多了,不但河道狭窄,并且礁石、险滩极多,水流也是变化莫测。
幸亏萧文明雇下的这几个老船工,那都是经验最丰富的,哪一处有礁石需要避让,哪一处有暗流可以利用,他们都清清楚楚。
于是逆流在淮河里也走了两天的时间,便进入了广济渠。
广济渠的水情,要比通济区更糟。
在运河里断断续续走到第三天的时候,船工就给了萧文明这样的建议:“看这位大人并不是押送钱粮去京城的,那不如下船多走几步吧!看前头堵成这副样子,这样子朝廷还在疏通水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通呢!水路就是通了,少说也得十天时间才能到京城。走陆路,大概五六天就到了,反而更快。”
萧文明这就陷入矛盾了。
走陆路固然更快一些,但走水路无疑是更加安全的选择。
因为水路实际上一直待在船上,而漂浮在水面的航船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萧文明那么多萧家军的弟兄在船上,就是有人有意想要有所不轨,那看了萧文明的阵仗也得给自己掂量掂量。
不过即便如此,在水上这么十天半个月地漂下去,也难保不会发生危险。
并且再向船工打听,说是如果再拖延下去,那么即便是通过了广济渠,进入了黄河,也一样要下船步行。
因为随着寒冬将至,黄河将进入凌汛时期,河面上飘满了冰,船行动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萧文明难以抉择,便同温伯明商量一下,温伯明是建议果断下船走陆路的。
这个选择固然有温文明的理由,但萧文明还是有一丝不安,便又去找桑淳元商量了一下。
桑淳元已知自己是必死之人,按理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能拖一段时间就拖一段时间,是宁可慢慢在水上漂着也不肯走路去京城送死的。
然而现在的桑淳元,对于董鸿儒的愤怒已经远远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居然建议萧文明与其磨磨蹭蹭的,不如干脆利落,免得夜长梦多、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