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温芸逃离江南园林返回阴间时,她的亡魂处于虚弱的状态。
回到住所她就躺下了,浑身一直发抖。
她是怎么也没想到那个叫十一的女人不但能看得见她,还有那么强的灵力。
那个女人会画画吗?
想起这个,温芸一个激灵的坐起来。
如果她会的话,把自己的容貌画下来给二殿下,那自己……
真是后知后觉。
她慌忙重新下床,匆忙的换了身衣服鞋子,不忘把自己的发型佩戴的首饰全部换了一遍,这才重新去了人间。
悄悄再次潜入江南园林,温芸还未找到画室,就发现了正在做衣服的苏未晞。
她坐在椅子上,手法娴熟神情认真。
她又发现了衣服手稿。
温芸又惊又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她又不能杀了苏未晞,杀了她,她去了阴间还是能见到二殿下。
可是如果她画了自己的肖像,二殿下若是知道肯定会大发雷霆。
温芸心惊胆战之际,决定先藏起来看看她会不会那么做,再决定应对之策。
可是藏哪儿呢?
最后选择藏在了窗帘里。
主卧落地窗的窗帘折在一端的最边上,她在窗帘后的折处藏匿。
可她忽略了一点。
今天有阳光,窗帘的颜色又是浅色,苏未晞回床上休息时,看窗户可以看到她的身形。
于是,苏未晞懒洋洋的揭穿了她,“躲在窗帘里是想窥探什么?”
温芸从窗帘后出来,“这都被你发现了。”
“你二度折返回来,就不怕碰见二殿下?还是你有恃无恐到了这种地步?”
温芸眸光望着床上的她,“你知道我是谁?”
“二殿下身边的人,这个我自然是知道的。”
没想到二殿下连这个都告诉她,许是连自己的画像都给她看了,温芸一时间心乱如麻,“或许二殿下没有与你细说,我与二殿下要在他生辰那天举行婚礼了。”
苏未晞乍听是不信的,但是她又想温芸难道还有这胆子说这等谎话?
半信半疑中,温芸又说,“我奉劝你不要自找苦吃,把孩子及早打了,不然吃苦的可不止是你,还有你肚子里的孩子以及你的家人,二殿下对你不过是一时的新鲜感,当真你就输了,你若妄图肖想不该肖想的,时间会教你重新做人。”
说完温芸就走了,她心想这下子肯定能震住这个女人了,自己宣誓了主权,唬住她肯定没问题。
然而,苏未晞虽然对她的话质疑,但她根本就没得怕。
等二殿下回来,已经是深夜了。
旁边的沈司夜在熟睡中,待他坐在床边,苏未晞起了身,把他拉到了次卧谈话。
白日的事情她一五一十对他说了,信不信是他的事,但她必须说给他听。
“她还对我说你生辰那天你们要举行婚礼,奉劝我不要自讨苦吃,让我把孩子打了,说什么到时候吃苦的可不止是我,还有孩子和我的家人。”
苏未晞做好了心理准备,还以为他会说‘这不像温氏说的话’。
岂料他对她言道,“结婚的事情子虚乌有,不是真的,至于温氏今日的言语与行为,我会处罚的。”
“你就不怀疑我在陷害她吗?”
“你根本不需要那么做。”二殿下对她说,“现在而言,她有的你也有,她没有的你也有,你既不需要羡慕嫉妒她,也不需要通过打压她得到什么好处。”
“先前我就对你说了,我担心你阴间的女人知道你认了人间的孩子会对我们不利,虽说只是人间的认,而不是在阴间也承认,但多少会有麻烦,你说不会发生这种事,还说温芸不是那种不懂事的,现在看看,这才是开始,希望你好好把你的后宅给打理好,不要来我这惹是生非,我喜欢清闲,不喜被这种不速之客打扰。”
“我说不会发生这种事是我在阴间并没有女人,说温芸不是那种不懂事的,也是取决于认识她几百年,她在我面前一向是懂事的。”
苏未晞的心跳莫名加速,“你在阴间没有女人?是以前到现在一直没有,还是只现在没有?”
“一直都没有。”
“温芸不是你的女人,你为何会恩准她留在阴间不去投胎?”
见他缄默,苏未晞想,肯定是当年有什么事是自己不知道的。
他不愿意作答,那她就不多问了。
“很晚了,休息吧。”
苏未晞刚要走,手被他拉住了。
她回头看向他。
“前世太后原先是想让你受绞刑,尸体悬挂菜市场上方,光着暴尸三日。无论我怎么替你求情,太后都态度坚决,是温氏为你说好话,分析了那么做的弊端,才让太后改了主意让你沉塘,后来我才知道温氏是太后秘密培养的人,太后的最终目的还是打算扶她坐上王后之位,所以她才听的进去温氏的话,碍于当时王后的父亲哥哥手握权势,太后有所忌惮只让温氏低调行事。”
“她是怎么去世的?”
二殿下与她面对面站着,双手握着她的双手,灯光下的眼睛深邃明亮,“你被行刑后不久,赤神爆发了瘟疫,宫内被感染的不在少数,温氏就是其中一个,当然这些我是后来才知道的,因为你被行刑后的次日,我也没了命。晞晞,你还记得我们定情那天我说过什么话吗?”
苏未晞脑海里浮现那天的场景,他把蓝宝石送给她时说的话。
“在这蓝宝石面前,我沈司夜发誓,永生永世只爱沈雪伶一人,无论她变成了什么模样,无论过去多少年月,我的心只会为她跳动。”
“记得。”
“我从来没有违背过我的誓言。”
“我相信你说的都是真话,但两个人在一起不止得有爱,还需要信任。”苏未晞情绪微微起了涟漪,“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你前世什么都记得,甚至于你回到本尊后也什么都记得化身在人间的事,却唯独不记得在清晚寺发生的事。”
“清晚寺?”二殿下微蹙,“你指的是哪次?”
“你我同在的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