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8月15日,正当希特勒想方设法给德共泼脏水的时候,联合起来的资本家们终于确认这是个可以信赖的家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他比艾伯特那家伙靠谱多了。
上次东征军团失败时,总统临时逃离的事情寒了资本家和容克贵族的心,感情为了您的名声,你可以做出这等抛弃阶级力量支持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舆论压力给到年迈的艾伯特身上,老人连续几天晚上气的在屋里摔瓶子,直到最后的审判突兀的到来。
艾伯特总统突发脑溢血死在家中,整个国家为之震惊。
有人哀叹总统的意外离世,更多的人则是欣喜万分,其中就包括了谢德曼总理。
此时的德国总理并不是后世权力极大的国家领导人,反而是处处受到总统制衡的副手,有什么功绩全是总统的,但凡国内形势有变,他就会成为替罪羊。
上次总统出国将烂摊子全部甩给他,若不是谢德曼总理想出解决问题的法子,这会儿早就背上一堆黑锅。
如今总统仓促离世,按照政府法律规定:他只要得到国会绝大多数议员支持,就能以总理之身问鼎权力的最高宝座。
为了目的实现,他特地向议员及其背后的资本家许诺诸多好处,终于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当他踌躇满志的登上演讲台时,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男人,兴登堡元帅坐在不远处嘴角挂着轻松的笑容。
谢德曼心头咯噔一跳,虽然不知道这家伙来这里做什么,但看见这家伙终归不是什么好事。
在演讲途中他甚至弄丢了两张稿纸,当他结结巴巴念完台下并未传来热闹的掌声,他失魂落魄的走下台,心中已经为本次行动判了死刑。
果不出他所料,身穿华贵西装的兴登堡元帅对着稿纸每念几句,台下总能爆发出激烈掌声和叫好声。
“该死的,这群势利小人之前可不是这样的对我的,兴登堡那家伙到底给了他们什么好处,怎么就心甘情愿的为他所用呢?”
谢德曼总理没有考虑到,有时候未来能够得到的利益远远没有眼前的东西吸引人,一份份房产地产和工厂的股份交出去,很难叫人不动心。
即便元帅刚刚打了败仗,但在艺术化加工下,他仍旧成为了抗击外敌的英雄。
再以绝对优势压倒各个竞争者后,兴登堡元帅成功担任了魏玛政府第二任总统。
总统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向了上一届政府留下来的政策,兴登堡元帅的智囊团仔细分析了艾伯特失败的和希特勒迅速崛起的原因。
他们确信,只有强硬的对抗各国,特别是让英法两国不能继续压榨德国民众,这样才能让国内形势好转,才能争取到更多民心。
兴登堡总统欣然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他任命了社会民主党的主席赫尔曼·米勒担任总理,由他执行对内改革。
然而他们忽略了最关键的一个点,德国经济的起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工业建设和外商投资,而这些钱刚好来自英法两国。
前任谢德曼总理的治国纲要才初见成效,立即遭遇了猪队友的阻挠,强硬的兴登堡政府让外国投资者们感到失望,英法政府的投资也因各种原因陷入停滞。
最先反弹的是那批当初投了支持票的议员,他们身后的金主可不愿意工厂的利益受到损失,纷纷要求兴登堡总统恢复前制。
第二批闹事的则是愈发不满的民众,由于缺乏全局视角,他们对政策的敏感度并不高。
民众只清楚艾伯特总统时期他们还过得下去,兴登堡总统刚上台就整出这么多问题,足以说明这人不是他们想要的总统。
兴登堡总统也暗自叫屈,他不就是照抄的希特勒提出的纲领吗,怎么就出了这么多问题?
要是埋头写书的希特勒知道这事,牙都能笑掉。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他虽然态度强硬,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强硬,哪怕是二战时期他也曾想和带英媾和,妄图两国共同瓜分欧洲大陆。
显然带英政府不这么想,你一个暴发户拿什么跟我们老大帝国的王公贵族平起平坐?
加上两国利益不稳,大陆统一政策和均衡政策始终处于尖锐的矛盾点上,以至于两国根本不可能谈拢。
改革失败的兴登堡总统将锅全都甩在了赫尔曼·米勒头上,于是社会民主党的主席成为了民众口诛趣÷阁伐的对象,仅仅干了不到两个月就引咎辞职。
这个艰难的时候,幕僚忽然建议道:“总统阁下,既然我们生搬硬套这些政策不可行,为什么不去请提出政策的人来当总理呢?”
“你的意思是请希特勒来当总理?”兴登堡总统眼睛亮了起来。
虽然他并不喜欢工人党的那群人,尤其讨厌希特勒这家伙,但并不妨碍任命对方为总理。
若是对方的政策出的好,既能缓解国内矛盾,又能为他刷一波威望。
就算管理的不好,也是他政策的原因,追随他的党员和国民自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小人,不管嘴上说的再好听,一遇到问题就得抓瞎。
数十万追随工人党的民众见到依旧凋零的经济事态,立马就会将对工人党的信赖抛进垃圾堆里。
消息传到希特勒这边,他兴奋的在屋里走来走去。
“这是一次宝贵的机会,当我有能力做到那个位置上,就能为德意志的人民作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会大力发展经济改变颓废的现状,让高贵的日耳曼民族永远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
“以往欺负我们的人,都得承受德意志人民的怒火,不管他们有多么强大,都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希特勒的发言在党内引起一阵阵欢呼,似乎在他们看来成为总理后,改变国家颓废的局势成为了必然。
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了他们原有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