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难得红光满面,多喝了两杯,酒到深处时,他提议,要出一些问题,考一考他的子女们。

某些机敏的大臣察觉到事情不对,急忙给自己支持的王爷眼神,王爷们心领神会,看来,这次宴会可能是检验他们水准的一次考核。

“某县出现水患,如何处置?”老皇帝提出问题,让五个子女按大小顺序回答。

陈瑾略微思索,答:“派人勘查地形,安抚灾民,酌情治理水患。一般而言,有如下措施治理水患……”

陈瑾说了一大堆办法,细致入微,看来,这人有真才实学,且做了充足的准备。

陈瑾说完,便是陈逸。

“儿臣以为,当亲临现场,考察问询,解决其源头,有如下措施……”

陈逸也说了一大堆,不同于陈瑾的具体解决方法,陈逸的是管理和维护,以及解决深层次的源头问题。

陈煦说:“我的办法与大哥相同甚多,不同的是,需要详细调查,水患是天然形成,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又如二哥,解决其源头,修大坝,分流,等等方法都可取。”

陈煦有些取巧,将陈瑾与陈逸的优点综合起来。

陈赟说:“派人赈灾,修建水利设施,安抚百姓……”

陈赟经验比较欠缺,说得多是场面说,没有实质的解决方案。

四位王爷说完,所有人都看向令狐苏。

令狐苏刚吃完一块蛋糕,感觉饱饱的,吃饱了就困,他很想回床上躺一躺。

“苏苏,你觉得该怎么做?”老皇帝见令狐苏许久没有回答,主动点名。

令狐苏脱口而出:“交给工部去解决,他们解决不了再上朝讨论,如果还解决不了,工部尚书就可以换人了。”

老皇帝面无表情,其他人看不出皇帝是喜是恶,大臣们议论纷纷,在他们看来,令狐苏的回答不符合他的人设。这一个月,他的诸多想法得到实施,有的甚至是天马行空。可没想到,他给出了如此敷衍的回答。

文仲侧头低声问费青:“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啊!四位王爷吃亏了。”

这时候,有大臣突然发问:“陛下觉得谁的回答更好?”

老皇帝还没有说话,其他臣子就争论起来,有的说太子,有的说汉王,反正各有其说。

“安静,安静。”许亦大声呵斥,殿内的争论才渐渐平息下来。

老皇帝缓了口气,问:“以往发生水灾,孤是如何处理的,文仲说一下。”

“交给工部处置。”

此话一出,所有人恍然大悟,陛下问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处理办法,作为皇帝,处理这种事的办法便是交给臣子,要不然,养这些臣子做什么。皇帝不需要亲力亲为,只需要发号施令。

老皇帝继续说:“当然,有详细的解决方案也挺好,值得鼓励。因为只是随意的一些问题,不需要分出名次。接下来的问题是,某州发生民乱,如何解决?”

这次,王爷们学乖了,纷纷设身处地,以皇帝的姿态思考问题。

陈瑾说:“让兵部拿出解决方案,肃清暴民。”

陈逸说:“派钦差大臣前往调查,并派当地驻军协助,若民乱可止,则以温和方式,若已经成为暴民,则使军队剿灭。”

陈逸活学会用,将钦差大臣用上了,大臣们纷纷点头,陈逸的能力的确比陈瑾强一些。

陈煦说:“视民乱轻重处置,若较轻,则让当地官员自行解决。若较重,则派大军镇压。”

陈赟说:“民之乱,多是迫不得已,需小心谨慎,若能和平解决便是极好。不到紧急关头无须动用军队。”

令狐苏这次没有走神,想了想便说:“据民乱源头不同解决方案不同,须明察暗访,查清民乱起始。若是因灾祸,则需速度赈灾,同时严查当地官员是否贪腐,派钦差大臣监督整个赈灾过程,如果有严重的贪腐现象,准许其先斩后奏。若是因反抗组织或他国导引,则需派军队镇压,以雷霆之势将其肃清,尽量寻找他国干涉的证据,再以此发表谴责国书,并刊登到周报,让天下人知道其罪恶行径。但凡参与到民乱中的官员,都需严肃处置。但凡参与到民乱中的学子,都要革其学位,等等等等,细微之处太多不便多说。”

老皇帝点头微笑,大臣们明白,令狐苏说的正中老皇帝下怀。

“请问七公主,革除学子学位是否太重了。”

“重吗?还不是官员就敢支持民乱,若是当了官,岂不是敢改天换地?”

众臣大惊,不敢多说话。

老皇帝说:“此次的问题我问的是解决方案,不是处置办法,苏苏说得最好,你们几个哥哥听清楚点,别总是答非所问。接下来的问题是,若秦国大军在边境挑衅,我们该怎么回应?”

王爷们不敢轻易回答,想了很久,陈瑾才开口:“我国需严厉谴责,发布文书,敦促秦国退兵。同时昭告天下,公开秦国的罪行。”

陈逸说:“不可莽撞行事,需查明秦国做此事之目的,然后缓缓图之。秦国挑衅事小,开启战端事大,不得不谨慎。”

陈煦说:“发国书,表达和平之意,同时厉兵秣马,随时备战。但我国不善战,能避免战争则尽量避免。”

陈赟说:“战争苦的是百姓,不能轻启战端。挑衅只是挑衅,须知其真实意图。若秦国真是不怀好意,我国当派重兵防守。”

然后是令狐苏,大臣们都很期待,不知道令狐苏会说出什么有趣的言论。

令狐苏呵呵一笑,说:“他们挑衅,就让他们挑衅呗,反正只是做做样子。若是真的要开战,绝不会是公开挑衅,而是趁我们不备,直接攻占最近城池,强行开启战端。所以,我们一方面让边防军队警戒,做好战争准备。另一方面派使者出使秦国,询问意图。”

随后,令狐苏顿了顿又说:“然而,这是曾经的解决办法,若是现在,我会派大军同样挑衅,大不了打一场。”

有大臣当即发问:“请问七公主,我陈国兵力不足,必然打不过秦国。到时候节节败退,该如何收场?”

令狐苏回:“兵力不足又何妨,我有一物,可使人以一敌十,一万人敌过十万人。”

“此为何物?”

“此为步枪。”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