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并不代表朱慈烜他不种桑树,不养蚕吐丝了。
桑树可以种,但绝对不能够在上好的水田里面搞这玩意,浙江多山,山地里面种上桑树,而水田里面,只能够种粮食。
毕竟,作为当下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大明的人口数量忒多了,即便是能够从海外运粮,可事关粮食问题,必须得做到自给自足!
当然了,朱慈烜也不打算就此废掉他们大明朝的丝绸生意。
可以跑到别的地方种啊——比如说隔着个海的台湾!
台湾的可耕作面积,开垦出来,少说也有一千五百万亩!
按照计划,朱慈烜这一回是不打算大开杀戒滴——垃圾都有他的用处,何况是个人呢?
全浙江上下,抓个十来万人口的士绅流放犯,再配合上南直隶那边抓的东林乱党们。
抓个二十万,应当不成问题吧?
把这二十万人,统统打包到台湾那边,让他们开垦荒地,然后再替朱慈烜种桑树,养蚕宝宝,煮生丝。
届时,在浙江,亦或者是台湾等地,开办几家织场,然后做丝绸生意,甚至,连织场都不用开,直接的让江南织造局的人去干活就是了。
……
“大明万岁!”
“皇上万岁!”
“燕王万岁!”
“分田分地万岁!”
三天后。
海宁县城外的田地里,伴随着群众们那阵阵的欢呼声,朱慈烜走在海宁那肥沃水田的田垄上,两侧的道路上,是一个又一个面带激动,满脸喜跃的浙江百姓。
浙江的百姓在原先,对咱大明朝肯定是不满滴——朱元璋他老人家看浙江人不顺眼,因为当年浙江人是跟着张士城混的,一直在跟朱元璋他老人家做对,所以老朱称霸天下后,一直瞅浙江人不顺眼。
然后给浙江人定了个比较高的赋税!
而这也导致浙江人看咱大明有些不太顺眼。
但在当下,海宁的浙江人氏,却已经将当初对大明朝的不满,给抛之了脑后,一个个甭提有多拥护咱大明。
浙江人口是比较多的,有往年间有一千七八百余万人口,当然了,得益于崇祯年间的天灾,眼下的浙江人口数量,下降了不少,现在估摸着也就是一千五百万左右那样。
不少了啊!
由于浙江本地有三百多万亩的官田,所以,扣除官田后,浙江的田亩数量,大抵是在两千六百万亩,也就是说,一人能够分得田地,应当是一点七亩。
当然,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浙江还是有一小部分的自耕农,小地主的!
朱慈烜还不至于对这些人下手——这些人的田地,十有八九是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其中也不会有大奸大恶之人。
所以,实际上每个人能够分到的田地数量,也就是一点三亩左右!
听起来很少是吧?
但江南地区的水田,哪怕是下田,一亩地的价格,至少得奔五十两去!
也就说,一个三口之家,此番从朱慈烜这分田分地,获得的财产,至少也值一百多两银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他们能不拥护朱慈烜?
能不拥护大明朝?
朱慈烜走在田垄上,此刻,正朝周遭的百姓们笑着道。
“乡亲们啊,这地是分给你们了,不过,本王可要把话说在前面,分给你们的田地,不能够种成桑树,必须改种稻谷,桑苗只允许在山地种植,二十年内,私自改种桑苗者,一律没收其土地!”
“另外,所有田亩,现在分给你们,但不属于你们!”
“三年内,每年需要缴纳三成的租子给朝廷,缴纳满三年后,土地便归你们所有!”
“到时候,便可以到衙门去领取地契,届时,这田地就归你们所有了!”
“当然了,本王在此,可有一件事要告诉各位乡亲们,我大明立国,近三百年之久了,只此一回,也只此一例,会在民间分田,从今以后,这种机会,几乎不会再有,所以本王要告戒尔等百姓,千万不要想着,便是自已吃喝玩乐,把土地给败光了,将来朝廷还会再给你们分田!”
“这是不可能的,日后我大明朝,绝对不可能再出现这种事情!”
朱慈烜连连摆手道,虽然他知道,华夏的大多数百姓,十分珍惜自已的田产!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他,必须把丑话说在前面了!
因为,据他所知,后世在解放后土改完成后第二年,很多获得土地的农民,就又把土地给卖掉了,沦为了失地农民!
你敢信?
所以,朱慈烜才会定下一个,交三年的租子,才能够彻底拥有田地的规矩。
否则,兴许朱慈烜当天一走,这些个群众里面的懒汉二流子们,就会直接的把手里的地一卖,然后吃吃喝喝,把钱花个干净后,再度的沦为无地农民。
成为大明朝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
大明日报驻浙江分社的记者刘化成,手持着碳趣÷阁,记录着朱慈烜的话,明天驻浙江一带发行的报纸上,便会大幅的刊登出来关于分田分地的文章来。M..
当然,这些文章只会在浙江一地刊登——由于朱慈烜封锁了整个浙江,所以,外地的人们压根就不知道当下浙江发生了些什么。
按照朱慈烜的想法,当浙江一地所有的问题被解决干净,清田分田工作完成后,才会放开封锁。
坐上的离开海宁的四轮马车。
道路两侧,聚集着的大量送别的百姓,正在那朝朱慈烜表示感谢,这一幕,看的是朱慈烜十分欣慰。
而马车的左懋第却是面色凝重,他朝朱慈烜道。
“殿下,浙江一省的分田分地,真的只局限于此一地?而不向其他省份扩张?”
“不会!”
朱慈烜呵呵一笑,朝左懋第道——朱慈烜之所以在浙江分田分地,那纯属是因为,此地的士绅得罪他的太狠了而已,而且这么好的良田,用来种桑树,实在是太浪费了啊!
搁他这个非农民出身的人眼里,都简直是暴殄天物。
而如果不分田分地,土地还是士绅们的,以士绅们的揍性,他们肯定会继续种桑苗的——浙江之所以桑苗遍地,就是因为种桑养蚕比种地收益高。
至于通过朝廷政令,约束士绅不让他们种桑苗?
扯淡!
政令管个屁用,县衙门里面的衙役们,都是士绅大族们的爪牙,而朝廷又不可能一直盯着地方管,派下来的流官知县,遇上这种大族,很容易被腐蚀收买。
索性,便把田地分给百姓好了——百姓们单门独户的,无权无势,朝廷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也不敢反抗,毕竟破家县令,灭门令伊,那可不是吹的……
只见到朱慈烜略加思索后朝左懋第道。
“咱们不是有五万浙军嘛,告诉弟兄们,他们当兵保家卫国,本王也不能够亏待他们,他们分田时,可以分得双份的!”
“殿下,臣替那些个士兵,谢过殿下了!”
左懋第一喜,连忙的道,而董象恒却是面带喜色道。
“殿下,这浙江一地,除去官田,还有自耕农,小地主所有田地外,剩下的约莫有两千万亩,两千万亩地,如果分田完成,那么,上田,中田,下田,按照一比一比一的比例来算,预计三年内,每年可收得田租,至少也应得三千万石!”
“三千万石,不少了啊!”
朱慈烜咧嘴一笑,露出个了的欣慰的笑容,点头道。
“若是再算上浙江一省的田赋,便应当能够收上来,约莫三千五百万石了!”
“三千五百万石,折银每石一两,便是三千五百万两银子了!”
“平辽的军费,这不是都有了?”
“是啊,这可比抄家来钱快了!”
旁边的抄家小能手朱纯臣颔首连连道,朱慈烜表示认同,他说道。
“抄家那是一锤子买卖,能得银多少?”
“合理的税收制度,才能够切实的保障国家财政!”
抄家能抄多少啊,把浙江士绅们全部抄了,也就是得银几千万两了——士绅们的浮财并不会太多,他们会把浮财一点点的换成土地。
历史上李自成把北京城抄了个干净,才得银七千万两银子,可现在只要能够把官绅一体纳粮完成,那么,大明一年的赋税,至少也得有一亿两银子了,这不比抄家这种一锤子买卖来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