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生一大早,就把睡的迷迷糊糊的茉茉叫起来,抱着她,带着孟家二老一起去了县里。

曲蓝见了孟雨一家,一个忍不住又是一通哭。

母女两人抱头哭了好一阵,才收住过分激动的心情。

“小雨,妈给你带了一些吃的用的,你看少什么,就跟海生说,下次他来县里,妈在让他往这里带。”

孟雨看着一地大包小包的东西,声音哽咽的说不出话了。

这个世界上只有亲爸,亲妈最痛她。

“我给你拿了只母鸡,回头你炖给大川小川吃,你看两个孩子瘦的。”

大川,小川很少一次见这么多人,他们两个一直站在孟雨身后,怯懦的小眼神,看的曲蓝满是心酸。

“嗯。”

孟雨应了一声,回身看了一眼身后两个小豆芽。

都是她的错。

当年如果她脾气不那么硬,好好跟父母商量,也不至于让两个孩子受苦。

一直没说话的孟广柱本想抽两口旱烟。

不过想起孟海生老在他耳旁絮叨,说小孩子不能闻烟味,放好烟丝的烟袋锅,终究是没点。

“整天哭哭啼啼干嘛,赶紧让乔尚东把腿伤养好,你们两个结婚证都没领,两个孩子也没上户口,难道就这么拖着。”

坐在床上的乔尚东,早就被孟广柱的眼刀看的浑身不自在。

“爸。”

乔尚东犹如小猫一般,低声喊了一句,见孟广柱没骂他,这才接着说话。

“等我腿好了,我会给小雨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不会让村里人说闲话的。”

孟广柱冷哼一声。

“如果不是看在你对小雨还不错的份上,今天你另外一条腿也别想要。”

孟广柱对乔尚东那是一肚子火气,但看在孟雨和两个孩子的份上,也勉强接受乔尚东。

孟海生让茉茉带着大川和小川在屋里玩,他今天还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做。

今天小托班要招生,他要想点花样出来。

本来只想做个横幅,但看起来略有些单调,总不能来一个他就给解答一遍吧。

于是他想做个公告牌,把详细内容写上。

公告牌好做,几块木板一钉就行了。

在写公告的时候,孟海生犯难了。

他想在公告牌上贴一张大红纸,这样比较显眼。

可如果用铅趣÷阁在红纸上写,颜色太淡,根本看不清楚。

他尝试买了一盒黑色的水彩趣÷阁,结果趣÷阁太细了,只能写比较小的,字稍微一大就很难看。

这下孟海生可犯难了。

“如果会用毛趣÷阁就好了,用毛趣÷阁写刚刚好。”

孟海生有一趣÷阁不错的字,但他学的都是硬趣÷阁,毛趣÷阁还真没学过。

“海生,要不让我来试试。”

因为屋里压力太大,跑到门口坐的乔尚东,试探的询问孟海生。

“姐夫,你会毛趣÷阁字?”

“会写,但不知道写的好不好。”

乔尚东家里穷上不起学,他从垃圾堆里捡了一支人家不要的毛趣÷阁。

就用这支毛趣÷阁沾着水,他练就了一手漂亮的毛趣÷阁字。

但他手里的毛趣÷阁字都是没有颜色的,这会也不确定写出来的,到底是否合孟海生的心意。

“会写就行,我这就去买毛趣÷阁和墨汁。”

商店里卖的墨汁臭臭的,一打开盖子,孟海生都被熏的直皱眉。

他抬了一张桌子到门外,把红纸铺在上面,让乔尚东写。

乔尚东好久没动毛趣÷阁了,他先沾了一点墨汁在空白纸上练了几个字,这才开始给孟海生写招生简章。

纺织厂职工小区不少人都看到孟海生,前几天收拾院子。

这一大早,他又是搬桌子,又是写毛趣÷阁字的,吸引过来好几个带孩子的女同志。

乔尚东写的毛趣÷阁字是真话说,孟海生只看了两个字,就喜欢不得了。

旁边围观的几个阿姨,更是啧啧称奇,说已经好久没见过年轻人,会写这么漂亮的毛趣÷阁字了。

孟海生的招生简章篇幅不小。

写了一半,乔尚东这边就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不少人。

有老爷子见了乔尚东的字,还忍不住夸奖几句。

而孟海生看到的却全是心酸。

乔尚东有一双黝黑粗糙的手,长年累月干粗活,他手上满是茧子和小口子。

可就是这么一双手,写出来的字却是极为漂亮有气势。

一旁的孟海生心想,乔尚东也是不甘心就这么平庸的过一辈子啊。

“同志,你们这个小托班到底是咋回事啊?”

有个阿姨不等乔尚东写完招生简章,已经迫不及待的询问起来。

她以前只听说幼儿园的小托班,这是第一次听说小学的小托班。

“我这边有老师,可以每天下午帮忙接孩子放学,来我们小托班。”

“等家长下班之后,可以来小托班接孩子回去。”

“小学生们不都是自己放学回家,哪里还需要接啊?这不是多此一举浪费钱吗?”

阿姨不怎么认同孟海生这个小托班。

“阿姨,咱纺织厂早点的5点下班,晚点的5点30,下班回来急匆匆做饭,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

“遇上家里孩子乖,也就稍微累点,遇上家里孩子调皮的,那还不得吼着来。”

“你想啊,家长们都工作一天了,累的话都不想说,哪里还有这个精力带孩子。”

纺织厂的女工,三班倒,工作非常累,这一站就是8个小时,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站一天下来,腿都要断了,还要在做饭,做家务,辅导孩子学习。

一天下来,到晚上睡觉,真的是身心疲惫。

如果有了小托班,下班的女同志最少有三个小时的清净时间。

没孩子吵闹,不管是做饭做家务的效率都要高很多。

孟海生不厌其烦的,跟围观的人解释他小托班的好处。

“我这小托班还有一个好处,每天有小托班的老师接孩子放学,这样孩子们放学之后就不会四处乱跑。”

“现在各家各户就一个孩子,金贵着呢,在外面皮的时候,磕着碰着多心痛啊。”

曲阳县已经开始实行双职工家庭,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如果谁家敢超生,直接开除。

孟海生说起孩子乱跑的事,人群中突然有人议论起来,“对了,你们听说了没有,周末的时候咱这里有六个孩子,差点没被人贩子拐走的事。”

“知道,知道,是5号楼那边,其中有一个还是我家亲戚的孩子。”

“他们家这周正好上夜班,下夜班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两个脸生的妇女,把他家儿子,跟几个其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往小区外领。”

“我家亲戚就喊了一句,你们是干什么的,那两个妇女撒腿就跑。”

“后来他问自己家混小子,说是那两个妇女要带他们去买什么水浒的纸牌和冰棍。”

“那一群六个孩子,四个男孩两个女孩,如果都被人贩子给拐走了,家里大人还活不活了。”

“谁说不是,可也没办法啊,双职工家庭,有个上夜班,一个上早班,只能让孩子自己在外面玩。”

“哎,他们也是感觉孩子大了没事,都七八岁了,谁能想人贩子竟然连这么大的孩子也拐。”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当下大多数小学生放学都是自己走回家,街上也没什么汽车,家里大人也都放心。

可有的时候人心比汽车更加可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