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生拿着检查结果,又回到诊室让医生帮他看了一下。

医生的话倒是跟b超室那边医生说的差不多。

“大夫,我听说孕妇吃叶酸比较好,咱医院能给开吗?”

“叶酸没有,要不我给你开点维生素?”

孟海生听大夫如此说,简直哭笑不得,这根本就是两码事儿。

“谢谢大夫,不用那么麻烦了。”

林慕澄拉了拉孟海生的胳膊,拿起检查结果就准备走。

但却被孟海生拉住了。.BIQUGE.biz

“大夫我还想问一下,像我媳妇这种情况,多久做一次产检比较好。”

“怀三胞胎对于妇女来说,确实比较危险,如果你家条件可以,最好每个月都来做一次检查。”

“行,谢谢大夫。”

孟海生和林慕澄一起从医院里出来。

“海生,你不会真的每个月都带我来做产检吧?这个实在是太费钱了,我看不用那么麻烦的。”

刚才这一系列检查下花了好几块钱,林慕澄很是不舍得。

如果每个月都来检查,加上路费怕是要花不少,如此大的一趣÷阁支出,她怎么舍得用在自己身上。

“慕澄,你肚子里怀着三个孩子,还是来检查一下比较好。”

“再说我现在能赚钱了,我不花在你和孩子身上,我花在哪里。”

说着孟海生一手拉着林慕澄的,一手抱着茉茉,一起往车站走。

明天来一趟县里,自然是不能空手而归。

林慕澄这会正是缺营养的时候,他要多点营养品给林慕澄。

林慕澄看着孟海生买了两袋奶粉,两袋麦乳精,这次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因为她非常清楚,自己怀着孩子,多喝一些牛奶对她和孩子来说都是很不错的。

今天孟海生并没买太多东西,因为他回去的时候还要抱着茉茉,买太多东西实在是拿不过来。

等过两天来卖柴胡的时候,再多买些东西。

回去的路上孟海生一直小心翼翼,简直是把林慕澄当易碎的瓷娃娃对待。

去趟县医院实在是不容易,等他们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海生你可回来了,今天上午郎晨那边可收了不少柴胡,他那边收的比较松,一些比较小的也按照一块钱一斤收。”

“咱家收的比较严,除了相熟的几户人家,其他人都一股脑的往郎晨那边送了。”

孟海生刚进家门,怀里的沫沫还没放下呢,曲蓝就心急火燎的过来跟他说郎晨的事。

这样的结果孟海生早就预料到了。

“妈,你别着急,咱安安稳稳做生意,不跟别人比。”

话是这么说,但曲蓝哪里听得进去。

“海生要不你跟村书记说说,借村里的拖拉机去送凉拌菜,这样锦峰一个人去就行了,让你爸也去山上挖柴胡。”

“妈,你就别乱出主意了,拖拉机是村里的集体财产,我们老是去借算个什么事儿。”

“再说我爸上山挖柴胡,他腿脚也受不了。”

“对了让你一打岔我差点忘记说正事,妈,今天我带慕澄去做产检,人家大夫给看了,说慕澄怀了三胞胎。”

曲蓝脸上一喜。

“真好得?咱村里还从来没有谁家生过三胞胎,你这可是独一份啊。”

“妈,你先别急着高兴,医生可说了,慕澄怀三胞胎比其他孕妇更加辛苦。”

“我想着,从明天开始,我爸下午来帮着切菜,不让慕澄切了,她老坐着,别把我三个女儿压着。”

曲蓝听孟海生如此说,笑的不行。

“你怎么知道三个都是女儿,万一三个是儿子呢。”

“可别,生三个儿子我孟海生这一辈子怕是没有消停的时候,哪有生三个女儿好,再多三件小棉袄,这多幸福啊。”

曲蓝可不听孟海生的话,在农村生女儿那是锦上添花,老一辈人都希望家里有个男孩。

孟海生回来的路上买了一些鱼和肉,他听人说孕妇多吃鱼对身体好,但林慕澄又闻不了鱼腥味儿。

于是他把鱼肉和猪肉剁在一起,做成肉丸子,然后又给林慕澄做了西红柿炒鸡蛋。

满是酸味的西红柿里放上几个肉丸子,鱼和肉的腥味彻底被掩盖住。

中午林慕澄吃饭的时候,一口气吃了6个肉丸子。

下午梁小翠听说孟月在孟海生这边切菜,他也过来凑热闹。

“人家郎晨那边,这会还有好多人往他那边送柴胡呢,海生你不赶紧上大喇叭上去吆喝吆喝,你也收柴胡。”

一院子的人都在忙着切菜,只有梁小翠在这里闲聊。

“人都知道我这边收柴胡,如果他们想送,自然会往我这边来,如果他们不愿意给我,就算我去大喇叭上再怎么吆喝也没用。”

梁小翠撇了撇嘴。

“你倒是想得开。”

“不过话说回来,你收柴胡事太多了,看看人家郎晨,差不多人家就收了,也不会跟你一样挑挑拣拣。”

孟海生懒得搭理梁小翠,他就算告诉梁小翠郎晨如此恶性竞争最后只能两败俱伤,她又不会懂。

家里这么多人一起做凉拌菜,孟海生还是颇为放心的。

第2天孟海生又跟着孟大牛他们一起上山了。

连续好几天,孟海生都是在山上挖全天柴胡,他家里平房上的柴胡晒的柴胡越来越多,几乎都放不下。

等到了要去县里卖柴胡的日子,跟孟海生相熟的几户人家,都纷纷来送柴胡。

马金英和朗大力一家,他们是全家出动,连孟铁牛这样的半大孩子也被抓去当壮劳力。

他们一家拿了230斤过来,而且收拾的都极为干净。

“婶子,朗晨那边对柴胡的要求比我这边低很多,你怎么没往他那边送。”

马金英平日里抠抠索索是个极为爱财的。

她能来给孟海生送柴胡,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毕竟在金钱面前,亲戚都靠不住,更不要说村里人了。

“这有什么好纠结的,柴胡一块钱一斤呢,人家外边收柴胡的又不是傻子。”

“咱村里人给郎晨送柴胡的时候,大的小的混一起不说,为了压重上面还有带泥的,有的晒的半干就送过去了。”

“他手的的柴胡品质这么差,肯定会砸手里,这样一次性买卖,我可不愿意做。”

“海生啊,婶子看好你哦,你可要让咱村里人看看,跟着你做买卖,能赚钱,还安稳。”

孟海生是万万没想到,马金英一个爱财如命的妇女,竟然能想的如此通透。

“婶子,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