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李圆圆的家将们回来,报知元庆已经将郡主送回相府,只是丞相夫人在郡主回去当日就病逝了。

李询知道后,自告奋勇要去长安吊孝,秀英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许他去。元庆却说,询儿已经快十五岁了,还没去过长安,也该去各位宗室家族走动走动了,何况京城还有我道王府地,到了京城就住那里,上次去松州,已经才华初现,对退吐蕃颇有良策。这次去长安,少不了进宫面圣,带司马王大人同去,凡事不可自作主张,先和王大人商议了再行事。

李询一一应承,元庆给他带了益州兵部鱼符,交给王大人保管,依旧带了韩琦和十几个侍卫动身启程。

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处莺飞草长,花香鸟语,春意盎然。空气中飘散着淡淡花香,一行人骑马缓缓而行,欣赏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不像去吊孝,倒像是春游一样。

李询回头看看韩琦,还是一身男装,再看那路边踏青的也有盛装美女,和伙伴嬉笑着追逐玩闹,凑到她身边说,“琦儿,你要是穿裙子,可比她们好看多了。”

韩琦正看远处一片杏花,听见李询和她说话,笑道,“我若穿着裙子,骑马就不方便了。”

李询忙说,“那还不简单,来坐我马鞍前面。”说着就要动手抱她过去,韩琦红了脸,低声说了一句,不要胡闹,这么多人看着,快些赶路吧,催马向前跑去。

走了几日到了长安,尊父亲叮嘱,先去驸马府看望姑母南昌公主,公主见了李询,喜出望外,哪里还肯放他走,就叫他们都住在府里,一边嘘寒问暖设宴款待,一边叫苏婉儿来和他相见。

公主说,“你姑父现在魏王府里做司马,还没回来,晚上再见吧。”

公主说的这个魏王,就是李世民第四子李泰,李泰喜好儒学,善于写文章,深受李世民喜爱,在王府设置了文学馆,驸马苏勖劝李泰学习古代贤王那样招揽宾客写书。李泰于是就上奏章撰写《括地志》,一时间贵族子弟都来攀龙附和,门庭若市,开支超过太子李承乾。

《括地志》此时已经完成,收藏到秘阁,苏婉儿悄悄告诉李询,那个李泰,是个大胖子,走不动几步路,上朝都要坐着轿子去,这两年仗着万岁溺**怀不轨,到处拉拢朝中大臣皇亲国戚,你见了他可要小心了。

李询笑道,“我来长安是来吊孝的,又不在这里呆多久,怕他做什么。”

婉儿说,你们李姓王子里面,我父亲最看好你了,可惜你不在京城,这回来了,没准明天万岁就会召见你,那个李泰还不像苍蝇一样跟过来。

果不其然,第二天,就有圣旨来召李询上金殿,公主和婉儿替他打扮一回,上朝面圣,李世民看李询少年英俊,气质不凡,不知道文采如何,命他当朝做文章,李询来的时候,早有准备,洋洋洒洒写下几大张,就当前大唐对高丽,吐蕃,南诏等外邦相处各抒看法,字体是书法家欧阳询楷书,自幼年就跟父亲学的书法,十年用功,不同凡响。

李世民看他年龄虽小,文章写得文笔流畅气势豪放,书法造诣很深,众王子之中,英气秀出。看完大喜,夸李询天资上智,气韵中和。

随即封李询为东安郡公,寿州刺史,封邑二千户,赏赐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李询谢恩下金殿,公主母女就在殿外等候,一起回驸马府。苏驸马设宴庆贺李询封爵,就请魏王李泰作陪,李泰李询聊得很是投机。

李询次日去相府吊孝,回来先打发王大人带封爵册书回成都报喜,找机会问李泰说,“王兄现任魏州刺史,愚弟想向王兄要此处一个犯人,不知可否?”

李泰深感意外,“兄弟要谁?这个犯人和你什么干系?”

李询笑道,“不过是小时候的同窗,犯了罪,发配到那里,已经好几年了,这个人叫韩枚,出身将门,有些文韬武略,不在愚弟之下,若在牢里呆一辈子,可惜了这样一个人才,所以想请王兄帮忙,放他出来,送到边疆从军,让他为我大唐效力。”

李泰也笑道,“这个容易,等我写个折子,你就拿着去魏州衙门要人,不过,兄弟没跟我说老实话,这个人到底是你什么人?让你如此上心?”

李询无奈,只得告诉他一个大概,李泰摇头叹道,“兄弟你是我李姓王子,早晚要世袭亲王爵位的,什么样的美女不能到手,何苦为了这一个费那么大心思。苏婉儿若知道了,不知该作何感想。”

李询忙问,“这个关她什么事?”

李泰笑道,“你还不知道?苏婉儿难道早晚不是你媳妇,我们公主姑母不是前几年在益州,就看上兄弟你了吗?你令岳父也常跟我夸你,说小时候教过你读书,在益州有神童之誉。这回在朝堂大显身手,已经名扬天下,婉儿表妹嫁给你是早晚的事。”

李询说,“那都是小时候说着玩的,王兄何必当真。”

李泰一边给他写折子,一边说,真假来日就可辨别分晓,这次父王没有试兄弟的武艺,不然还要封你个柱国大将军,来拿好,把盖了大印的折子递给李询。李询谢过回到驸马府,又住了几天,告辞要走,公主又留下住了几天,李询告辞出了京城,一直往北行去。

韩琦纳闷,问他去哪里,李询说,我们去魏州走一趟,顺便办点事。到了晚上住进驿站,悄悄告诉韩琦说,我们去魏州把你哥哥从牢里救出来。

韩琦吃惊,问道,你怎么救他?李询说,我已经有了魏州刺史的手谕,提一个犯人,举手之劳而已。

韩琦听他说的轻巧,追问怎么回事,李询实言相告。韩琦说,“你刚刚有了爵位权势,就做这样的事,不怕被人在万岁面前参一本?前天还说太子和魏王互相诋毁,寻对方短处,你这样做,不是授人把柄吗?万一被魏王利用,岂不是自毁前程?”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