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兵城支持着五星红,扩张的速度只在于国府能够提供多少城市管理人员,同时还要有城市规划设计人员,至于建造倒是不用了,因为柯罗尼苦工因为提早投靠了万兵城,现在发展的十分迅猛,工人是不缺的。

根据康王提供的资讯,国府对柯罗尼的策略,大体上分为三派,十分老套的激进派、保守派,以及炎黄特有的中间派,然后策略之中细节又有不同,因此三派在内部也有不同声音。

激进派表示寸步必争,任何先机都不可放弃,除了因为战略问题可以在前线利用纵深使用古老的诈败诱敌深入的战术之外,在总体态势上要保持主动,同时认真体会世界之间的变化,寻找规律,增加对柯罗尼世界的资源搜刮,设立地方政府等等:

基本就是殖民主义的变种,炎黄国运坎坷,一度差一点被其他国家瓜分,抗争百年,亿万万人前赴后继,方能保得国祚不灭。

所以有很多各个方面的学者,对殖民主义非常熟悉,对这种执政方法能攫取到的利益是非常确定的,不过这种行事方式,负面影响也是明确的:引起本地人的反抗会很严重,因此耗损也是很大,同时时常处于震荡,想要稳定下来非常不容易。

保守派则对短时间内平定与柯罗尼之间的争端持否定态度,同时并不把柯罗尼各种族视为一体,倾向于外交政策(火力外交也是外交政策)的分化,挑动敌人内耗是传统手艺,这方面不需要专门调动专家,大部分国人只要放到相应位置,都能做的挺好。

就只在尼贡对地球的入侵上,两派人都的争执都很大,激进派主张大力反击,把尼贡赶出地球去,顺便把四岛收归国有——毕竟也算是自古以来了——因为现在的国府是有这个实力的,而且面对的国际压力是比较大的,正是需要展示实力的时候。

保守派则更重视国际压力,认为现在并不是显示出崛起态势的时机,因为战绩出色,国府无论是声势还是世界眷顾的实质收获上,已经是一枝独秀了,没有必要做得更好更高端。

同时,尼贡目前在地球上展露出来的力量,并不涉及到尼贡的根本,真的全力以赴攻伐尼贡,更大的可能是深陷拉锯战,而在柯罗尼的战场上,五星红已经有一个战争泥潭了:在第五戈壁和布拉卡达之间长时间白热化,很多关键地带都已经是几易地形。

都不用算双方,单是佣兵行会投入的大量资源,拿下克鲁罗德都足够了,如果不是布拉卡达试图对万兵城动手,他们之间最多就是互相警戒,根本不会大打出手。

当然,也是因为三冠天师府的建造,对第五戈壁的种族产生了巨大的吸纳效果,可能让布拉卡达产生了危机感……

至于所谓的中立派,除了一些为了消弭冲突的骑墙者和和稀泥者之外,他们的策略和保守派更接近:但前提是保证地球是地球,柯罗尼是柯罗尼。

也就是说,激进派提倡把地球的尼贡人打出去,尽量不要在地球开设第二战场的时候,他们是同意的;而保守派要求减缓对柯罗尼的攻略速度,深挖洞广积粮,他们也是同意的。

至于理由,基本上都是以民生为主,曾经有小道消息说,在人口低于十亿之前,他们都不会同意国府对柯罗尼加大开发力度,目前遇到的最头疼的人才断层的问题,就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这不仅仅是战争问题。

三方意见各有利弊是一定的,激进派批评保守派和中立派坐视万兵城尾大不掉,将要错失民族一飞冲天的机会;保守派批评激进派和中立派对康王的资讯不够重视,明明已经有那么多佐证,他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争在一时,而是要放眼千秋:B

地球政权带来的危险更胜柯罗尼,所以要保持住态势,逼迫其他国家耗尽潜能应对外星人,而自己却可以借助万兵城和接连不断的胜利增加底蕴,到时候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时机一至自然所向无敌,可引敌人箪食壶浆,望风来投。

中立派则对激进派和保守派忽视现实困难不满意,无论是哪种战略,依靠的都是国民的生产能力,现在百废待兴,一切都是方兴未艾,无数问题接踵而至应接不暇,甚至很难保证稳定的生产秩序,既无法保证狂放的战争,也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去面对多变的地球未来。

如果依赖城市之心,生产秩序确实很快就能稳定下来,可是柯罗尼数万年都不曾有过改变的社会状况就会是前车之鉴了。

所以真说起来,中立派才是对康王提防最深的势力,而且这一拨人其实不少。

实际上,即使激进派,也是有一個循序渐进并且随时准备变更的计划的,只不过随着万兵城势力的扩张,国府也不得不频繁做出应对:虽然康王没有什么心思,但是国府却不能不防,而且之前康王曾说过要一百零八城,但是都以为全数建在柯罗尼这个新世界,谁成想在地球上也要扎根啊。

道统之争炎黄人人都听过,但是真正参与过的,几亿人中也没有几个,何况这种超凡境界的交锋,即便是人性等同,可双方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却相差极远,由不得人不谨慎。

好在天暴城对国府和地球的局势稳定是有益的,算是为这帮决策者提供了一个万兵城行事的新规律,即便是有待商榷,也能稍安人心。

之所以意见相左的这么厉害,还是因为国府对战争局势的把控不强,由于平定一地,就会导致该地区通向地球的天然界门失效,这算是一种对国家策略影响极大的规则,虽然国府已经逐渐掌握了界门的制造方法,现在已经开始尝试构筑人工的永久性通道,但是其中过程充满了偶然性,这令科研工作一缓再缓。

一两次偶然在科学研究中是常见的,可全部都是通过偶然得来的结果,哪个研究者都不会心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