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下,看着远处滔天的火光,江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郑潮真的成功了?
对方的计划他是知道的,既然组建青莲新军的根本是粮食,想让其快速消亡的方法自然是断其粮草,同时在苏州各府县制造舆论,就算青莲新军介时不溃散,也只能苟延残喘。
可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无比艰难,只要一步出错,整个局面都会陷入混乱。
他对郑潮的军事能力一直都存在质疑,就算对方三战三胜,其中还是运气成分居多,比如第一次灾民攻击,说是击溃,不如说是灾民被他的手雷吓跑了。
青莲军从土囚村城墙撤退,只是方锦山摸不清诸葛连弩的底细,爱惜羽毛之下进行的战略性规避。如果他真的强攻,双方胜负还说不一定。
至于螃蟹岛,完全就是郑潮捡了个大漏。江林保证,如果是他,别说带几百人,就算几十个玄武营亲兵,也能稳稳拿下螃蟹岛。
可现在看……
难道郑潮真有军事才能?
这时,周强的声音响起,兴奋甚至有些发颤:“发财了发财了,大人,咱们发财了。”
郑潮疑惑的看着周强,怎么天天都是发财?
不知为什么,现在貔貅营士兵平日讨论的从来不是敌人有多少兵马,战斗有多危险,而是能不能发财。
黑风曾不止一次给他说过,要不要将这个风气扼杀一下,结果被郑潮否定了,发财说起来虽然俗气,却能最大程度提高战士的士气。
士气对一个刚成立就要面对各种硬仗的部队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可这次不同,所有针对青莲军的行动都是秘密进行,而且大部分都和钱没什么关系。
唯一有点联系的是青莲军的粮草,可此物短时间内不能带走,只能烧掉。
所以对貔貅营来说,它完全是赔本买卖,郑潮想不到怎么有机会发财。
周强见郑潮疑惑:“大人,是粮食,好多的粮食!”
“粮食不是烧了吗?”
“呃……”周强知道郑潮误解了,“不是苏州府的粮食,而是螃蟹岛。青莲会从广州运来大量粮食,中途路过螃蟹岛时,被黑风大人拦住了。好家伙,整整五十艘大船啊!”
郑潮一呆,随即就明白了什么。
一定是广州总部的青莲会知道青莲新军组建后,为了避免粮食供应不足的弊端,主动调来一批粮食。
好险!
他不禁暗自庆幸,如果不是自己脑子一热去攻打螃蟹岛,这批粮食将毫无疑问流入青莲军手中,如果让青莲军得到这批粮食,后果不堪设想。
要知道苏州府离京师可不远啊!
根据目前的局势,朝廷一定会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广州府的,主力也会在那汇聚,但等他们打到最后却无奈的发现,青莲会已把老巢转移到苏州府……
江林同样想到了这点,这次他看郑潮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对方走一步看百步的心思,绝不是某些多了几天兵法的家伙就能学会的。
郑潮并不知道他的想法,就算知道也会哭笑不得,自己这次真的只是运气好,谁能想到青莲会会从海上运粮食到苏州?
周强可想不了那么多,他依旧处于兴奋状态:“大人,这些粮食咱们留着也吃不完,要不卖掉一部分?”
郑潮没好气的踹这货一脚:“卖什么卖?一粒不少的都得给老子留着,知道大灾什么最珍贵吗?粮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是!”
周强无奈的撇撇嘴,如果郑潮卖粮食,大家都能跟着分一杯羹,可看他的架势,这分明是要自己吃!
郑潮曾说过,貔貅营缴获的战利品大家可分三成,郑潮从未食言,他也没怀疑过郑潮会食言。
但自己吃可不算食言,从这方面说,大家吃的反而更多,妥妥占了大便宜。
可其中有个问题,粮食的价格是变动的,现在不卖,放到明年,这玩意就不值钱了!
这好比你有一个价值百两的物件,明知它明年的价格会降到一两,却被告诉不能卖……
郑潮一眼就看穿了周强的心思,他笑着拍拍对方肩膀:“放心,你告诉大家,该是他们的就一定是他们的,谁都抢不走。
缴获的粮食虽不能卖,却可以折算成银钱发给大家,价格按市场价算!”
郑潮现在完全有底气这么说,占领螃蟹岛缴获的金银珠宝可是个天文数字,当时只发了三成,剩下七成还在貔貅营的仓库里发霉。
有海青平在,他又不能将其存入购物平台中饱私囊,还不如发给战士们,眼不见心不烦。
******
第二天,郑潮便收到消息,青莲新军散了。
方锦山在知道螃蟹岛被郑潮占领,通过水路运来的粮食被劫后,第一时间便遣散青莲新军,然后带着青莲军连夜赶回广州府。
他走得很匆忙,没办法,在粮草供应不足的前提下,如果动作慢了,很可能回不去。
郑潮本来是计划对其进行狙击的,毕竟这家伙在苏州府烧杀抢掠一番,绝对富得流油。
可惜等他将貔貅营召集到一起后,方锦山早不见了踪影,只留给他一个满目疮痍的苏州府。
苏州府尹以及一系列官员早在苏州府给攻克时已经被杀,现在的苏州府急需一个强力人物主持大局。
按照江林的意思,此事非郑潮莫属。
这种情况素衣卫从来都是当仁不让,但被郑潮直接拒绝了,不是他不想当,而是没有这个能力。
若论带兵打仗,他还可以凭借先进武器和一些歪点子取胜。
可治理一方,要考虑到民计民生等方方面面,其中事情之多,能把人头发愁白,所以他才不接这个烂摊子!
自己不想干,当然要找一个肯吃苦,愿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海青平是最好的人选。
他和海青平一说,没想到对方也拒绝了,理由是他身为东南监察使,只能监察地方政务,没有管理资格,这是为官大忌。
郑潮非常的无奈,难道非要自己搞?
德公公见他纠结,忍不住提醒:“郑大人,其实还有个合适人选。”
“谁?”
“乾海县令杨真!”德公公提醒,“杨大人以前不仅是朝廷的户部尚书,还担任过杭州知府,只要他愿意,绝对能将苏州府治理的井井有条。”
郑潮一愣,怎么把杨真给忘了?说实话,他已有段时间没见过对方了。
“杨大人呢?”乾海县县衙,郑潮看着只有几个衙役留守的正厅,皱起眉头。
一衙役忙道:“大人,杨大人应该在大槐树村!”
“他去那做什么?”
衙役奇怪的看着郑潮:“当然是种杂交水稻了。”
他以为郑潮知道,杂交水稻可是郑潮弄出来的,这一点杨真在推广种植时说的很清楚。